苏州老伯废木料做出紫禁城角楼 门窗全能开合

2014年05月08日 10:23   来源:现代快报   

唐老伯和他制作的“紫禁城角楼”

  景德路上的城隍庙、干将路上的牌楼、苏州园林里的五角凉亭……5年间,这些历史悠久的苏城特色建筑在唐齐民的手中微缩重现。家住姑苏区桃花坞街道下塘街的残疾老伯唐齐民,利用不起眼的木材边角废料,制作出数十件古建筑模型及其他工艺品。其中最精巧的,要属一件约20斤重的紫禁城角楼模型,角楼由数千条立柱、横梁、垂脊勾搭、嵌连而成,环绕四面的32扇雕花门窗可自由开合。

  退休后重拾儿时爱好

  今年59周岁的唐老伯,受做木工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木工手艺,他本来以为自己长大后也可以成为一名木工。“但是,到我20多岁的时候,木工活已经不吃香了。”唐老伯回忆,迫于生活压力,他开始挂靠在一家橡胶厂里做操作工,后来厂里效益不好,一条腿残疾的他又出来开残疾车谋生。

  到55周岁的时候,唐老伯可以领退休金了。这个时候,他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而且退休金也让他不用再为生计奔波,于是,他重拾儿时的爱好,开始搜集木料制作工艺品。

  苏州的老弄堂里有一些烧水的老虎灶,唐老伯的木料大多来源于这些老虎灶的柴火。看到合适的木头,他就花点钱从烧水工手里买回来,有时候在垃圾堆里看到用得上的旧木料,他也会如获至宝地捡回家。

  记者走进唐老伯家中,这间约30平米的老房子里,住着一家三口。两间卧室设在阁楼上,楼下空间除了用作厨房和客厅,特意开辟出了一间10平米的屋子,专门存放唐老伯制作的古建筑模型、果盘、椅子、灯笼等各类木质工艺品。

  巧手制作紫禁城角楼

  唐老伯退休后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件城隍庙模型,这件作品花费了他10个月的时间。为了能精确掌握建筑的比例,在制作过程中,他开着残疾车到现场观察了不下数百次。

  “城隍庙就在苏州,我可以随时去观察。而紫禁城角楼远在北京,我就没条件去了。”唐老伯介绍,制作角楼模型多亏一位朋友帮忙。这位朋友帮他从网上下载了紫禁城角楼的许多图片资料,从正面、侧面、剖面图、局部特写到角楼上的飞檐脊兽介绍,一应俱全。有了这些资料参考,再经过半年构思和搜集木料,唐老伯在2012年年初开始动手制作角楼,并于次年年初完成全部造型。

  落成的角楼模型取材废旧香樟木料,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62厘米,十字形屋脊,三层重檐,多角交错,梁枋和檐角饰以龙形兽头,十分玲珑绚丽。更令人赞叹的是,模型四面的32扇门窗,不但窗格细微、雕花通透,还能开关自如。

  “我还要给这座角楼打磨、上漆,到时候会更漂亮。”唐老伯乐呵呵地表示,他觉得现在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每天做做手工活,不但变废为宝,还锻炼了身体、开动了脑筋。(陈小芬)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