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李先生这两天频频往郑州跑,他对记者说:“看到报纸上报道又有一批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就想找相关部门详细了解一下,具体都是哪些项目、怎么能参与进来。”
前不久,省发改委再次向社会推介了400个重大项目,除了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外,还增加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3848亿元。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河南民间投资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民间投资的活力。
重大项目不断向民间资本“招手”
“虽然国家和省里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目前在实际操作层面,民间投资进入这些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5月9日,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告诉记者,为打破这种局面,我省近年来每年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2年,我省向社会公开推介了49个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涉及铁路、市政、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2013年,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向社会推介了20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8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111个项目民间资本介入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我省再次推出400个重大项目。
据了解,为破解实际操作中民间投资可能遇到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等问题,下一步,我省将建立面向民间资本的发布推介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水利、金融、市政设施、社会事业、养老及社区服务等领域。
民间投资成为转型升级的引领力量
省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我省民间投资呈现出三大特点:
增长快。2011~2013年,全省民间投资规模由13330亿元扩大到20746亿元,年平均增长26.8%,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25.6%,增速分别较全省投资增速和全国平均水平高4.1个、4.7个百分点。
贡献大。2013年,民间投资完成20746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81.9%,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6.7%。特别是,我省民营经济中迅速成长起来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创立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如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已成长出郑州宇通、卫华集团、中原内配、林州重机、森源电器等一批规模大、技术和装备先进的现代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依托民营企业建设的各类研发平台,已占全省总量的70%;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民间投资的“东京梦华”、“禅宗少林”等演艺节目以及濮阳杂技等演艺团体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可以说,民间投资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力量。
后劲足。目前,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的行业,我省已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民间资本除了继续在工业、房地产、传统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投资外,正在积极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延伸。
扩大民间投资我省还有“新招”
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我省还有“新招”——
简政放权。按照“能放尽放、提高效率”的原则,继续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合并、减少和下放,对保留的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手续,全面推广一门受理、联审联批、多证联办等审批服务模式,建立全流程公开审批机制。
加强引导。结合我省实际,细化近期国家在棚户区改造、铁路、信息消费等领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向高成长及战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创新机制。加快推进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各地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和投资回报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经营。
据悉,我省正在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相关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民间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届时,民间投资可“按图索骥”,依法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