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虽然人类正在迈向大数据时代,但传统的调查统计分析,依然具有它的独特优势。比诸网络数据,传统调查的随意性、情绪化相对较少,且更注重样本的合理性、提问的科学性、沟通的顺畅性。从本周开始,信息时报将与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合作,每周推出一篇“数说财经”专题。我们尽量通过合理、严谨、科学、客观的样本调查,以期反应广州市民在财经生活中的真实态度,为读者了解当下最火热最前沿的财经话题提供有用的佐证和参考。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文佳
今年以来,楼市状况急转直下,交易数据较往年可谓愁云惨淡。如今,“红五月”已过半,广州的楼市成交却依然不振,而市场上关于楼市下跌的种种观点也导致购房者愈发迷茫。
如此,目前广州的房价对广州市民来说是高是低?房价波动下广州市民的购房意愿如何?近日,信息时报协同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于2014年5月开展了主题为“广州市民购房意愿调查”的民意调研,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成功访问了384位20周岁以上且在广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城市居民,调查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调查显示,逾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州现在的房价高,过五成受访市民认为广州房价会继续上涨。如房价下调,超过五成的受访者选择继续观望,选择出手的市民不到两成。
八成市民认为房价过高
市民陈女士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房价处于波动阶段,但并未影响她的置业计划,相反,她认为此时是购房的一个好时机。上周她就以236万元的价格购置了一套位于天河公园附近的二手房,这亦是她的首套住房。
而对于广州房价而言,有逾八成的市民认为广州房价高,其中33.3%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州房价太高,认为广州的房价合理的受访者仅占 11.7%,而仅有 1.6%的受访者认为广州房价过低。而与2012年暨大舆情中心的相关调查对比,认为广州房价太高的比例下降了 10.8%。
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特邀房地产舆情分析专家刘俊认为,造成广州市民对房价如此认知的原因是多层面的,但收入涨幅与房价涨幅的不对称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此外,调查发现,逾四成市民可接受房价在1~2万元区间,而只有三成左右的市民选择了9999元/㎡以下的最低价格。刘俊认为,这表明广州市民看待房价的态度理性,对现实的认识较为深刻。陈女士也对记者表示,相较于她在北上广深工作的朋友而言,广州的平均房价是一线城市中最低的,她也是朋友之中较早成为有房一族的。
近六成市民认为房价涨势持续
受到近期媒体对广州房价走势讨论的影响,在此次调查中,有57%的受访市民认为房价会继续上涨,但与去年相比,看涨的市民减少了,看跌的则有所增加。
在刘俊看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政策市”,很难从供求角度去解释和预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供不应求”、“土地太贵”和“贷款利率高”其实都是“政策调控”的衍生品。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高度依赖,必然会极力托市,即维持土地的高价位,维持的办法就是控制供应量,造成稀缺,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土地供应不足,房源亦随之供不应求。 而“贷款利率过高”则要“归功”于上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尤其是 4 万亿的救市资金投放。
在今年刚刚购置了一套新房的市民刘小姐看来,广州市区的房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会继续上涨,而郊区的房价近一段时间会下跌,但未来仍是会上涨的。今年,刘小姐在萝岗区购置了一套房产用作结婚的新房,房价为每平米1万多元,她相信随着周边设施的开发和完善,她的这套房产未来将拥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为购房主因
从广州市民的购房原因上看,占比最高的两项是“改善住房条件”与“解决住房问题”。调查显示,计划一年内购房的受访者中,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占比 33.1%,解决住房问题占比27.8%。第三位是投资与改善住房条件相结合,占25.8%。除此外,以结婚、纯粹出于投资目的、为子女结婚购房以及为子女就学购房为目的分别占18.5%、16.6%、12.6%和15.2%。
记者采访到的市民陈女士的购房原因就是投资与解决住房问题,刘女士是为了结婚,而郭先生则是为子女结婚购房兼具投资。陈女士就表示,她买房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保值,“未来我如果回到厦门老家工作,就可以将广州的房产出售,这样我在老家买房就没有压力了”。
随着80、90一代进入职场,首次置业群体规模上升,因为面临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他们则成为了刚性需求的主力。(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