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高考临近 "准考生"做不出题欲割腕

2014年05月22日 13:12   来源:东方网   刘晶晶

  据《青年报》报道,随着中高考的临近,家长和考生的焦虑情绪越来越易发。12355“2014年轻松备考热线”自4月15日开通至今,31天里共接听到各类求助电话1290个,受理考前减压的咨询个案共计164个。

  年级:初三 

  优等生状态失常内心崩溃 

  于女士的女儿小如(化名)读初三,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功课从不用家长操心。但就在前几天,小如因为身体不舒服一次考试没考好,非常沮丧。小如告诉妈妈自己有种崩溃的感觉,心慌意乱,脑子一片空白,没有信心面对中考,甚至想一死了之,一直躲在房间里痛哭,不愿意去学校上课。这让于女士感到很恐慌,不知该如何劝导孩子。

  同样面临中考的小施也是个优等生,有把握进入本区的重点高中,父母对小施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她目前的情况也挺满意。但小施觉得亲戚家的孩子中有好几个都进了名校,自己也想给父母争口气。眼看着中考临近,小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成绩能进一步提高,考入更好的学校。而有了新目标之后,小施觉得压力很大,情绪也变得焦虑起来,让她没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类平时成绩优秀,临近考试却状态失常、情绪非常焦虑的情况在来电咨询中为数不少。

  [专家分析] 

  父母应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心理咨询师顾凯宪表示,平时的优等生因为成绩一直比较好,在学业上比较少遇到挫折,一旦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可能就难以面对,需要更多时间来调整。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究竟害怕什么?是偶尔的一次成绩,还是自己即将掉队的感觉,如果真的掉了队又会如何?一次考试成绩证明不了孩子的将来,父母也应该及时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观念,鼓励孩子做些放松心情的运动和户外体验。

  心理咨询师吕彬则表示,中考是一次智力能力的比拼,更是一次心理素质的比拼。在遇到瓶颈时,可以先建立一个一个力所能及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逐个达成。合理的目标能够使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提高专注度,循序渐进并且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年级:初二 

  “准考生”做不出题欲割腕 

  除了将要参加中高考的考生,那些明年才面临考试的初二、高二“准考生”们也对中高考临近感同身受,来咨询的人不少。

  杜女士的女儿在一所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读初二,今年开学后学校进行了摸底考试,女儿的考试成绩不甚理想,从那以后就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原来,女儿很要强,不能接受自己成绩下滑的情况,一心想尽快把成绩赶上去。可是越是着急越是影响学习效率,成绩不升反降,这让心理更加失衡。前几天,女儿为了解答一道难题,一直努力到凌晨,还是没有思路。这让女儿的情绪瞬间崩溃,拿着剪刀要割自己的手腕。孩子的这一举动吓坏了杜女士夫妇,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渡过目前的困境。

  另一名初二女生也打电话来表示数学从升上初二开始就越来越吃力,每次考试都只有70多分。即使在数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收效甚微。现在,一旦有数学考试,往往凌晨4点就醒了,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满脑子都是担忧和害怕。考试中一遇到难题,脑子就一片空白,一点思路都没有,感觉整个人都垮了,后面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了。

  [专家分析] 

  接受偏科现实享受每一点进步 

  心理咨询师叶继英表示,对于偏科的学生,首先要接受自己某门学科学习不如人的现实。从力所能及的题开始,享受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和提高,并给予自己激励和信心。考生还是应该明白,中考、高考都不是终极目标,只有坦然接受自己,才能勇敢面对困难。

  心理咨询师蒋依群则建议家长遇到孩子情绪异常波动,首先要从自身开始调整,减少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心理造成压力。其次,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言行,如果发现孩子确有伤害自己的意图或行为,要尽快去精神卫生机构就诊,避免孩子从学业压力和情绪问题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展。

(责任编辑:徐丹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