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受地域辽阔、居住分散、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和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初期,群众参与度不高、真实意见难搜集等“两张皮”问题比较明显。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海西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活动方式,摸索出了不少新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西州各级党委政府层层落实活动方案要求,责任到人,任务明确。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单就文件、政策和工作作风征求基层群众意见,老百姓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干部一窝蜂下去,群众碍于面子,也不敢说真话;再就是活动如果不能和村民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群众就会觉得这个活动和他们无关,参与热情不高……为了吸引群众参与到活动中去,破解“两张皮”难题,海西州单独下发《关于开展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州县处级领导干部在突出蹲点调研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面对面听群众讲真话、讲心里话,并且把蹲点调研和办实事结合起来,做到了乡镇、村社全覆盖。格尔木市西城区积极探索“隔级排查意见法”,要求党员干部在没有乡镇、村社干部的陪同下走村入户,到群众中了解社情民意,既为群众反映意见拓宽了渠道建立了制度,又约束了乡镇、村社干部,达到了党员干部听真话听实话的目的。德令哈市编印了通俗易懂、涵盖各项民生政策以及基层群众办事指南的“口袋书”分发给群众,解决了群众多头跑、办事难等具体问题。各基层党组织针对当地农牧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用当地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讲政策,拉近了群众和党员干部之间的距离。
针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初期反映出的问题,海西州将进一步突出支部引领的核心作用,一方面把群众认可、有威信的致富能手吸纳到村“两委”班子中来,另一方面将凝聚全体基层党员力量,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让基层组织在引领发展经济中突出“堡垒”作用,促进党建工作融入基层经济组织的经营和建设,使更多的群众切身体会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同时对前期开展活动的好做法进行总结,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制度化,并将“由下而上”的双向策略贯穿整个活动中。继续探索农村牧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提升农牧区党员整体素质、规范基层办事程序,化解基层群众“办事难”等矛盾。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