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三大传言你信吗? 好吃也要有节制

2014年07月14日 10:07   来源:三湘都市报   

 

  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而引进的吗?外国人都不吃小龙虾?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专吃垃圾吗?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吗?

  ——那些关于小龙虾的传言,你都信了吗?

  用于清污,经基因改造而来?

  “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运到日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这传闻看似骇人,但其实,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侵华日军搞基因改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但现在横行餐桌的小龙虾并非我国“土特产”,而是“外来和尚”。它们真名叫“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在美国,小龙虾已经吃了上百年。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那州,该州在1983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小龙虾节”。

  不过,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引进来的。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20只克氏原螯虾,目的是繁殖培养成为牛蛙的饲料。大约3年后,克氏原螯虾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很可能也是作为饲料用途。之后,克氏原螯虾凭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

  活在污水中,专吃垃圾?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同类相残。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中生存。

  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喜欢那样的环境。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和清洁的水源,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脱壳慢。

  如果你以为餐桌上的小龙虾都来自野外,那就太低估食客们的战斗力了。现在,餐桌上的小龙虾基本都是养殖的。养殖环境中,饲养者会根据生长需要,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等。养殖过程中,小龙虾密度比较大,如果水很脏,它们的活力就会显著下降,天一热,甚至会大批死亡,而且也经不起长途运输,所以养殖户也会很注意水质保养。

  重金属超标,还携带肺吸虫?

  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能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藏”在外壳和头部,我们吃的尾部的肉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还有很多人关心,小龙虾的身体颜色浓淡是否反映其体内含重金属量的多少?其实,虾壳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黑等多种颜色。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起初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元凶”,但取样检测后,并未从小龙虾身上找到具体病因。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此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网上也有传言称是“洗虾粉”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要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当然,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螺、贝、鱼等。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

  ■据果壳网

  小贴士

  吃小龙虾要注意什么?

  活龙虾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至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加工龙虾时,两腮里的脏东西要清除,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龙虾细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纳垢,一定要剪掉。另外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隐藏了大量泥沙和细菌的肠线也必须剔除干净。高温烧煮才能完全杀死寄生虫,小龙虾蒸煮时间最好达到30分钟以上。

  在饭店吃小龙虾最怕遇到死虾,食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要区别小龙虾的优劣,其实很简单。烹调加工后的小龙虾端上来后,新鲜的小龙虾鲜亮饱满,肉质紧,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和嚼劲。如果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深、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等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是死虾制作的。

  此外,吃虾时也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