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市发改委、交通委等主管部门针对公交地铁票价改革,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委员们大都表示,票价调整幅度不宜过大,降低调价对通勤通学等特定人群的出行影响,并提高交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京华时报记者周宇
>>调研
调价可以有但幅度不宜过大
连日来,很多政协委员都在为公交地铁调价做调研。赵雅君委员调研显示,一些被调查对象认为“宁可涨点价,也不要天天挤不上车去”。
邱琦委员通过对100人的新媒体调研显示,相对年轻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内的人,担心调价增加出行负担,而年龄相对大、收入相对高点的人,希望通过调价能让出行更加舒适。委员们一致认为,虽然赞成调价,但幅度不宜过大。
“北京公交作用之一就是缓堵。如果价格没调好,有人不再坐公交,反而加剧了交通拥堵。”委员石向阳提醒。
>>建言
1
借鉴国外引导错峰出行
石向阳委员表示,巴黎、东京等大城市都出现过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病,解决办法之一就是用票价杠杆来疏解。“因为业务关系,我常去国外。比如澳大利亚墨尔本早晨7点以前乘坐交通工具免费,引导客流错峰出行。咱们能不能借鉴,价格适当提高后,采取不同档次的优惠价等把时间段分开来?”
朱良委员甚至为错峰票价设计了初步模型:一天分五段:早高峰前、早高峰、日常、晚高峰和晚高峰后,其中早高峰前和晚高峰后两个时间段优惠折扣最大,日常小幅优惠,早晚高峰按基准价收费,如果刷卡,依然有优惠,现金临时买票,一律不打折。
2
应给“通勤族”相应优惠
大部分委员认为,应当给通勤族设计相应的优惠政策。邓小虹委员说,之前她在日本通勤时,每天从这个区到那个区上班,单位给出一个证明,坐这条线路就享受月票,如果有一天想偏离上班这条线路,只要走地铁出票口,不在规定的线路里,就要另外交钱,这是解决当地市民通学、通勤的公共服务需求。
对于通勤卡,朱良委员认为,不宜按照早年月票用照片或者用学生证的方式,不要过多地管身份,在现在管理情况下,很难核实身份,如果查照片,成本非常高,如果不查,有大量的漏洞,整个制度就会走形。他觉得可以考虑用身份证,只允许一个人买一个特殊的通勤卡。
>>委员声音
不应一味地谈票价亏了多少,公交地铁调价,还是要让人们优先选择公交出行,坚持以公交优先为导向。——石向阳委员
公交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在资源紧缺达到饱和时,实际上已不具有公共性,先去的人占满了,后来的人享受不到服务。资源不足时,要运用价格杠杆调整,让所有人在不同时段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
——高扬委员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