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市级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执行良好。其中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实际花费比预算下降了15.2%。这当中,因公出国(境)费用比预算下降25%,公务接待费比预算下降39.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比预算下降10.6%。
此外,2013年受到土地供应量增加等影响,全市“卖地款”比预算翻了一倍以上。不过,该项资金属于专款专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北京并不依赖“土地财政”。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本市2013年市级决算的报告;市政府关于北京市2013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市政府关于本市2014年上半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市政府关于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上午,市人大财经委员会认为,2013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反映了执行情况是好的,财政支出保障了重点支出的需要,预决算信息公开和绩效管理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北京市2013年市级决算(草案)》。
此外,今天上午,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介绍了2014年上半年本市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82.5亿元,同比增长11.1%,完成年度预算的54.7%。预算支出2061亿元,同比增长30.6%。
2013年市级财政收入比预算增27.3亿元
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在作关于北京市2013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时介绍,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069.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1.2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中央返还及补助215.6亿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10.6亿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上半年结转使用99.3亿元;区县上解270.5亿元等。
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决算数1981.2亿元,比预算增加27.3亿元,主要是受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种超预算完成。总的来看,市财政“收入”克服了宏观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营改增”试点改革等减收影响,保持了10%以上的中速稳定增长。
市级财政支出比预算增加49.3亿元
市级财政“支出”方面,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3029.9亿元。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8.4亿元,包括市对区县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完成预算的102.7%;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支出290.7亿元;上解中央支出63.2亿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结转下半年使用119.2亿元等。
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决算数1888.4亿元,比预算增加49.3亿元,主要是将市级预算超收收入增加法定支出、政策性返还等重点项目。其中,还包括市级预算超收收入安排的支出,从支出投向看,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民政改善、科技创新等重点事项的投入力度,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
亮点 “三公经费”比预算下降15.2%
据介绍,2013年市对区县专项转移支付支出244.6亿元,主要用于教育、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向;从“三公经费”、行政经费支出看,按照中央及市委关于落实八项规定、反对浪费的各项要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行政经费管理的指导办法,有效控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水平,体现了从严从紧、勤俭办公的要求。
经汇总,2013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9.4亿元,比预算下降15.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3亿元,比预算下降25%;公务接待费0.6亿元,比预算下降39.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5亿元,比预算下降10.6%。
2013年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44.5亿元,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12
10
8
6
4
2
0
9.4
15.2%
11.1
7.5
10.6%
8.5
0.6
39.1%
0.9
1.3
25.0%
1.7
合计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公务接待费
因公出国(境)费用
(单位:亿元)
2013年“三公经费”
变化情况
2
点
看
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预期近乎翻倍
同时,李颖津介绍了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069.3亿元,其中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9.7亿元,完成预算的189.9%。超预算主要是在土地供应量增加、企业经营情况较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市级土地出让金、地方教育附加等收入有所增加等。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73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64.6亿元,完成预算的158.3%,超预算主要是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收入增加的同时,相应增加本年支出。
解读 北京不靠“土地财政”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市级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预算数为248.34亿元,但决算数,也就是“实际收入”达到了592.76亿元,翻了一倍以上。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土地收入的增加并非意味着北京依靠“土地财政”。北京的土地收入是列入政府性基金里的,不同于民生财政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为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同时,从资源稀缺性来说,北京的土地资源是比较稀缺的,市政府不可能把土地财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据介绍,北京市整体土地收入的管理来讲,目前采用收支两条线。全部土地收入的一半属于开发成本,可以用的土地收益占到40%到45%。以2013年为例,市级可用的土地收益仅占政府可用预算收入的8%,也就是说,北京市财政收入并不是过多倚重土地财政收入。
政府“收入”都花在哪里?
据介绍,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运行情况较好,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提供了保障。
其中包括,投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7.9亿元;加快落实“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支持更新老旧机动车20.4万辆,完成居民“煤改电”4.4万户等;投入57.6亿元,加快平原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支持完成平原造林任务36.4万亩等。
同时,投入196.8亿元,支持32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投入交通、水、热、电、气等各项惠民补贴资金277.9亿元;投入318.5亿元,推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投入102.4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补助经费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年初批复市级部门预算中,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10%、公务接待费20%、会议费10%、培训和印刷费5%,并将压缩资金统筹用于全市重点工作。
审计财政预决算 近30亿元资金进行整改
市审计局局长吴素芳在作北京市201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时表示,2013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但审计发现一些部门预算不够规范,存量资金统筹利用效率不高、部分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个别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
针对审计出的问题,市政府专门部署整改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制定整改工作方案71个,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277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09项,采取归还原渠道、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资金29.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