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来党外人才辈出,新形势下却出现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如何有效破解党外代表人士来源不广、通道不畅、旗帜性人物不多等难题,今年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历时5个多月的“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优秀人才专项调研”,藉此发现一批党外人才,并探索出一套不同以往的党外人才发掘、培养、举荐机制。
“以前大多数党外人才其实都集聚在体制内,比如大学、科研院所里。”市委统战部相关人士介绍,这决定了过去的工作途径就是瞄准这些体制内单位发掘人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人才身份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党外人才也越来越多散布在“体制外”。“还有一些党外人才则是受制于部门界限和领域归属,比如中央在沪单位、外省市在沪单位等,虽然也在传统意义的‘体制内’,但也未进入我们的‘视野’,属于‘体制内、视野外’。”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对这些“视野外”、“体制外”党外人才不掌握、不了解,党外人才的发掘渠道就会越来越窄。
为此,课题组从全市抽调68人,建立8个调研工作小组,调研了市委有关部委、工作党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区县、有关人民团体和统战团体、以及统战系统有关单位等55家单位,在各单位遴选推荐的近5.8万党外人才(其中“体制外”近2.2万人)中,开展深入调研,累计访谈2400余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31场。
据调研组称,此次调研突破部门界限和领域归属,将中央在沪单位、外省市在沪单位等全部纳入党外人才遴选推荐范围。如市金融工作党委此次将触角延伸到中央和外省市在沪金融单位; 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把外省市在沪商会、上海在外商会及其挂靠社团等纳入党外人才工作视野。
另一方面,更多“体制外”党外人才纳入到“视野内”。调研组打破体制界限、所有制约束和身份限制,发挥各区县属地化管理优势,并借助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及统战团体、行业协会、各类社会组织的渠道,织就一张党外人才发现的大网。嘉定区把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发现源头,推荐了10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蓝领”党外人才;市委宣传部依托市文联、市社联等团体,发掘出一批独立演员、社科理论研究者和网络意见领袖;市科技工作党委依托科技工会等团体,发动市科协、高新园区、孵化器、科技企业联合会、研发平台加盟机构等服务机构和一些创新基金企业、“小巨人”企业等,发现了一批党外人才;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是此次专项调研三个先行试点单位之一,他们也推荐了一批党外人才。此外,调研组还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个人推荐,以减少“盲点”。
据称,经调研后纳入“视野”的党外人士,经过对其成长轨迹、一贯表现、学术造诣、个人信用等全方位考察,逐个勾勒出清晰“画像”,形成评价意见与后续培养使用方案。
“这是多年来我们第一次把‘蓄水池’给蓄满了。对党外人才,人在哪里,基本上搞清楚了。”市委统战部相关人士说,比如在中海运集团挖掘出一批高级船长、高级轮机长等,从中推荐了数十名优秀党外人才。而许多党外人士也反映,专项调研深化了他们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才工作一定要破除体制的瓶颈。要有广纳贤才的胸襟和胆魄,有发现和储备党外人才的有效制度,有让党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平台。”市委统战部相关人士表示,将探索运用“机制内、体制外”的创新模式,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对“体制外”党外人士的联系吸纳功能,扩大党外人才的选才面,提高党外人才发现工作的社会参与度。
(责任编辑: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