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故居 宋峤摄
抗日山烈士陵园张凌飞摄
新四军纪念馆范木晓子摄
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 薄云峰摄
八十二 烈士陵园朱鼎兆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宋峤摄
抗日航空烈士墓。 宋峤摄
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江苏列全国第二
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冈村宁次盖歪章历历在目
刘老庄82勇士死拼3000日军“双入围”
中国江苏网9月2日讯昨天,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这些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涵盖了反映日军侵华罪行、日军投降(中方受降)和审判,我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等各个方面。其中,江苏有7处纪念设施和遗址入围,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双入围”全国罕见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坐落在淮安市刘老庄乡刘老庄村境内。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党政机关的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此次,遗址和烈士名录双双入围。
从拂晓到黄昏,敌人发动了5次冲锋,但在82位勇士面前,除了留下200多具死尸,带走300个伤员外,未能前进寸步。恼羞成怒的日寇集中了上百门山炮、迫击炮,向四连阵地整整轰击了5个多小时。四连勇士在弹尽粮绝,敌人炮火不停轰击的情况下,上好刺刀,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经过一场激烈的白刃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四连勇士全部壮烈殉国。
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中,称赞82烈士是人民军队“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说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刘老庄的乡亲们待日寇刚刚撤走,就在当时我区长(淮海区)周文科带领下,趁春夜的黑幕含着热泪收殓了烈士忠骸,堆起一座3丈高的坟茔。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朱鼎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朱成山:遗址首次列入国家层面
国家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入选了。
得知这个消息,馆长朱成山研究员表示,这是抗战胜利以来,第一次把抗战遗址列入国家级的层面。确定这批抗战遗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纪念馆此前获过很多国家级荣誉,但这次荣誉不同于以往,它是对纪念馆这个抗战遗址的国家认定,是对整个民族抗战历史的尊重。”
据了解,近年来纪念馆每年接待600多万海内外观众,其中包括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朱成山同时认为,这次江苏入选的其他抗战设施、遗址,没有出现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等国际安全区遗址,也没有出现南京审判侵华日军战犯军事法庭遗址等,这些地方都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所以建议下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公布时,将这些地方列入。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于英杰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飞虎队队员生前用品已在展出
纪念馆位于航空烈士公墓旁边,共安葬100余名航空烈士,其中包括4名苏联飞行员和1名美国飞行员。主碑后有30块英烈碑,排列成弧形拱卫在主碑的后面,黑色花岗岩石碑上用中、俄、英3种文字镌刻着自淞沪抗战至1945年9月间牺牲的航空烈士的英名及生平业绩。刻在副碑上的抗日航空烈士共有中、苏、美、韩四国烈士3305人。
去年,南京公交131路北延,直接到达纪念馆门口;预计明年建成通车的南京地铁4号线,也将在纪念馆附近开设站点。今年4月,纪念馆获捐一名美国飞虎队员生前用品100余件,并向观众全部展出。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可
拉贝故居:
院里修防空洞救下中国难民
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市小粉桥1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是一幢西式花园别墅,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
1937年8月,侵华日军对南京狂轰滥炸,正在北戴河休假的拉贝赶了回来,在院子里修筑了防空洞,西门子难民收容所就收留了600多位中国难民。
据介绍,目前拉贝故居纪念馆参观人数为每年1万人左右。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入选《名录》后,面对将要增加的参观量,该馆将在常设展的基础上,根据史料研究成果,增设更多的临时展,同时还会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可
抗日山烈士陵园:
这是我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
抗日山烈士陵园是八路军、新四军兴建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抗日烈士陵园,坐落在连云港赣榆县西部抗日山上。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坐落在陵园的第三坡段。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团以上干部一行51人,由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率领,从苏北盐阜区乘船出发,计划到赣榆县柘汪口登陆,然后从陆路赴延安学习。船行到赣榆县小沙村东部海面,与日寇巡逻艇相遇发生战斗,敌我双方各牺牲数十人;后来干部队伍在我滨海警备团及当地军民接应下胜利登陆。此役我方阵亡将士有: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及夫人,团政治处主任吴毅、张友来、军实科长曹云等16人。
据抗日山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宣传科科长贺龙广介绍,抗日山是全国唯一一座在抗日战争中边打仗边建设起来的烈士陵园,这次抗日山进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应该是实至名归。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凌飞
通讯员贺龙广葛华
新四军纪念馆:
残垣断壁里,重修泰山庙军部
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全面、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1941年7月,日伪军对盐阜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泰山庙,转移至阜宁县陈集区停翅港。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盘踞在泰山庙的汪伪第四军残部拆毁泰山庙,在庙后土墩构筑工事。泰山庙因此遭到严重破坏,仅存残垣断壁。1984年4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泰山庙照原样修复。通讯员潘麟之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范木晓子
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
见证老兵:冈村宁次章盖歪了
从南京军区机关营院南门,往北走近千米,浅蓝色屋顶的建筑群赫然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旧址,当年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礼堂。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就在此地举行。
沿石阶步入正门,大厅用人物蜡像和签字桌,复原了当年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的场景。何应钦背北面南,端坐在签字桌前,冈村宁次站立并弯腰向中方代表交出他的随身佩刀。
今年91岁高龄的南京老人王楚英,是日军投降仪式的见证人。王楚英当时任国民党新六军十四师少校作战科长,担任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警卫组组长。
王楚英回忆说,当时中央军校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的十四个金字横幅,他就站在中外高级官员席旁,能看到整个会场。会场内受降席、投降席后方各安排了八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受降席的一侧是中国和国际高级官员,另一侧是记者席。
“当时参加仪式的有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中国派遣军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中将等七名日本投降代表。进入会场后,他们就低着脑袋,哭丧着脸,由冈村宁次领头脱帽肃立,向受降席鞠躬。”王老表示,“冈村宁次当时把印章盖歪了。”
王老说冈村宁次盖完章之后,俯视了很久,手一直在抖。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