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的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近日因为被报道存在大规模沙漠排放污染问题,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媒体称,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发现了巨型排污池,众多化工企业的污染废水直接排放进沙漠里,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环境。
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当地环保部门成立了调查组进行了实地调查。昨天下午,阿拉善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事件调查情况。发布会上,阿拉善盟副盟长赵占军首先表示,没有发现媒体报道的问题。
赵占军:经核实,目前还没有发现“将污水排入沙漠”的情况。
赵占军介绍,污水排入的工业废水蒸发池是腾格里工业园区处理工业污水的重要设施,但是早就已经停用了。
赵占军:腾格里工业园区成立以来,引进了一些企业入驻,但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一直没有投入使用,为充分利用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温度高、蒸发量大的特点,我们规划建设了污水蒸发池,并采取防渗处置。因排入蒸发池的污水达不到环保要求,2012年6月起,我们开始全面整治,12月10日后切断管道,责令企业停止排入废水。
赵占军继续介绍道,从2013年3月22日,媒体针对腾格里工业园区环境问题进行报道后,当地就开展了相关治理整治措施。污水处理厂经过整改后已投入使用。
赵占军:2013年9月底完成维修改造及各工段联动调试,并投入试运行。经监测,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具备接纳园区各企业符合接管排放标准污水的条件。
对于阿拉善盟的回应,首次报道此事的新京报记者陈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杰:这个晾晒池,我去的时候中间那个池子是满的,从去年3月份到现在这个沙漠的蒸发那么快还满的吗?
在回答记者提问的环节中,针对媒体披露的腾格里地区水位下降四十米是如何造成的这一问题,阿拉善盟阿左旗政府副旗长石玉东做出回答。
石玉东:去年以来,我们监测的结果,实际园区周边的水位的变化在0.1米到0.2米之间, 不存在水位下降四十米的说法。
而对于报道中所说的蒸发掉水份的工业固态残留物质,被埋到沙漠中,阿拉善盟环保局副局长王翠花说,并没有往沙漠里埋污染废渣,而沙漠中的排污黑管原来就被切断,之所以有黑色的沙子,是因为管道切断后渗出的残余污水,同时他们还在对这些剩余的泥底进行固化处理。
陈杰则认为,自己在现场看见和拍摄的污水量,不应该仅仅是残留。
陈杰:沙里面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瘀泥,它不是一块,一点点,它是一大片一大片是很多的。
陈杰说,其实腾格里沙漠并不是孤例。在陈杰近日另一篇报道中,他这么描述了位于鄂尔多斯市附近的查汉淖尔湖:“在湖边的草地上、沙土上和靠岸的水里,不断发现有死亡的鸟儿。沿湖走过300多米,记者仔细数了数,死去的鸟儿达到200多只,还有鸟儿在湖边淤泥中挣扎着。查汉淖尔湖湖面被一条堤坝分成南北两部分,低洼的南侧湖水较少,呈暗红色,气味较淡。北侧湖水则几乎溢出堤坝,暗黑色的湖水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泡沫,泡沫里面时隐时现一些腐烂鸟儿的尸体。”
昨天晚上,鄂尔多斯市政府召开发布会,也对此进行了回应。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政府旗长张占霖:2014年7月17日-7月31日,禽鸟死亡大概有500只,检验结果为:确定引起此次野生鸟类死亡的原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检验诊断该病死牛为梭菌毒素中毒死亡。综上,野生禽鸟和牛死亡均为疾病所致,与查汗淖尔湖水水质无关。
鄂尔多斯市环保局调研员杨振华也表示,当地的地下水质与企业废水无关。
杨振华:根据反映的情况,我们对8户牧户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8个地下水监测结果中的铁、锰、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余监测指标均正常。铁、锰超标主要为地质原因造成的本底超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是由于卫生原因造成的,与企业排放废水无直接关系。
面对鄂尔多斯方面的否认,陈杰说了自己的疑惑。
陈杰:在四公里之外另外一条湖,同样是一条湖就没有死鸟,就隔他几公里之外。
环保志愿者赵连石认为,想要让环保走出曝光,治理,再污染的循环,需要的是公开。
赵连石:应该公开,既然说没问题就应该接受监督,公开你的东西。
赵连石同时呼吁,西部的工业开发要和环境达成平衡。
赵连石:我们也理解西部需要工业化进程,但是制约他的是一个水问题,并不是严重干旱地区,一个是把沙漠水抽调以后湖河海一干最终就死亡,就分成死亡之海。第二个沙漠是高渗透率,是会危机地下所有水的,甚至像排污,很快就会渗到地下面去,开就得有办法治,不能向沙漠排污,这是一个关键。
记者曝光,政府澄清,这个看起来热火朝天的舆论盛宴,让大部分没办法去到腾格里沙漠和查汉淖尔湖的人,早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和能力,而要让公众了解真相,除了涉事政府部门积极回应,还需要更权威公正的调查和更广泛公开的监督,有误会解决误会,有污染治理污染,有责任追查责任。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