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八项检验检疫新政策已具备复制推广条件

2014年09月24日 21:17   来源:新华网   吴宇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4日宣布,经过国家质检总局评估同意,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出台实施的23项创新制度中,已有八项具备复制推广条件,已经或即将在全国更多特殊监管区“开花结果”。

  这八项新政策分别是: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检验检疫分线监管机制、进境货物预检验、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入出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和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

  据介绍,8月1日起,上海自贸区启动了第一家试点企业无纸化报检工作。预计一至两年内,上海自贸区检验检疫机构将全面建成信息化系统,除低资信企业、极高风险产品外,实现上海自贸区出入境产品检验检疫作业全程无纸化。

  自贸区检验检疫分线监管机制,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在出入境“一线”主要实施无豁免检疫,并对废物原料、放射性货物等重点敏感货物开展检验工作,在“二线”主要实施进出口货物检验和监管工作,保证管得住、放得快;入境应检物在区内企业间自由流转,不涉及实际使用的,免于检验。

  进境货物预检验制度,目前已在上海自贸区内实现了“企业零门槛、产品全覆盖”。相比制度实施前,进口工业品通关时间从7-8个工作日缩短至3-4个工作日,进口化妆品从12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进口酒类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率先在进口机动车辆领域实施,目前已有五家社会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纳入采信工作试点。此举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和理顺检验检疫部门与第三方检验市场以及行政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本土检验机构发展,增强政府监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继进口机动车之后,进口散装成品油、液体化工品等商品的数量重量鉴定、进口玩具等也纳入采信第三方的试点范围。

  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在上海自贸区推出后,目前已有12家企业通过资质评估,累计受理进口维修用旧机电产品申报8590万美元,放行出口维修产品1.34亿美元。维修产品通关时间由过去的9-10个工作日缩短为1-2个工作日。

  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是指除活动物、水果、粮食等列入负面清单的高风险货物外,其他动植物产品及动植物源性食品,国家质检总局均授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完成所有检疫审批程序。相关产品的审批流程时限由过去的20个工作日大幅缩减为7个工作日,许可证有效期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这一制度近期已在张江药谷29家进境生物材料研发示范企业推广复制。

  入出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将相关卫生检疫审批流程缩短至3个工作日,并且3个月有效期内企业入出境相同产品,审批单可以重复使用。此举推动入境出境特殊物品由少量的研发试验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可帮助国内实验室摆脱样本入境手续纷繁、成本巨大的困境,拉近与国际顶尖实验室差距,促进国内临床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互认。

  发展转口贸易是自贸区的一项基本功能,而上海港目前国际中转货物比例仅为7%。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针对上海自贸区内的中转出口货物,根据其实际原产地,签发中转证明,并可进行换证、分证、并证操作,解决了企业转口贸易难题,为中转货物分销、集拼带来了便利。

  据统计,从上海自贸区去年9月底挂牌至今年8月底,上海自贸区内检验检疫机构共完成检验检疫货物34.71万批,涉及货值531.44亿美元。

  作者:吴宇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