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民族工作社会化 加强少数民族社区归属感

2014年09月28日 15:50   来源:解放日报    朱珉迕

  国庆前夕,71岁的回族老人达庆熙又进行一次牵线——在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他的志愿者工作室请来区内律所的律师同全区拉面馆、清真食品商铺的回族老板面对面座谈,详解经营方面的法规政策。“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这样的互动来融入社区,融入城市。”达庆熙说,“社区也用这样的方式接纳大家。”

  在石门二路街道的培育下,达庆熙工作室成为全市首个以少数民族同胞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服务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体。如今,这样的志愿者工作室已在上海多个街镇有了翻版;少数民族群众与社区间的密切互动亦渐趋频繁。市民宗委方面介绍,“民族工作社会化”已成为上海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群众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地位日趋凸显。

  社区成为服务少数民族直接平台

  据统计,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2300万,少数民族人口27.56万,其中来沪少数民族17.75万,超过9.81万的户籍少数民族人口。与2000年相比,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165%,远高于上海总人口37.53%的增长率,人口激增带来服务需求多元。同时,少数民族群众分散在全市各地居住生活的形态,也与其他少数民族集聚省市大不相同。“在沪少数民族群众数量和特征不断变化,对少数民族工作提出的要求也在相应变化。以社会化方式深化少数民族工作,已是必然之举。”市民宗委主任赵卫星说。

  为此,上海结合基层社区治理,将社会化作为少数民族工作的重点方向。社区成为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直接平台——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六大分社区成立6个少数民族联络组,充分联系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居民群众。近5年来,街道每年投入民族工作经费15万元,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经费1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基金100万元,重点改善民族之家、少数民族儿童快乐读书室、少数民族舞蹈房等设施,使少数民族群众不出社区即能找到归属感。

  在徐汇区龙华街道,依托街道信息化平台建起覆盖全社区的民族工作电子信息台账,实现了对少数民族服务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资源社区共享;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则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吸引多个公益组织进入社区,为少数民族居民举办各类服务活动,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少数民族志愿者已达2500多名

  与此同时,在本市多个街镇,各种社会资源也在近年得到整合和激活。在石门二路街道,借助大党建格局,街道积极整合社区网格内学校、医院、公安、城管等社区单位资源,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上海东方公证处为少数民族同胞设立公证绿色通道,上海求必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来沪有求职需求的少数民族开设技能培训班等,均受到少数民族群众欢迎。

  此外,各区县、街镇陆续成立少数民族联合会,并通过培育志愿者团队等方式,激活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早在十多年前从南京迁居上海伊始,达庆熙就被石门二路街道相中,受邀出任居委干部。2010年,以其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正式成立,受到街道资金、场地、人员、管理方式等一系列扶持,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参与社区事务。

  “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有时候更容易说上话,而时间久了你也会发现,少数民族群众中有许多热心人。”达庆熙介绍,不少曾经对社区有抱怨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工作室获得帮助后改变对社区的观感,甚至主动加入成为志愿者。在徐汇区龙华社区,回族志愿者沈天润也有了自己的团队,成为社区清真食品供应的义务推动者和监督者,甚至主动与驻区部队开展结对共建。

  市民宗委负责人介绍,据统计,目前上海有125个社区乡镇成立了少数民族联合会分会,拥有注册少数民族志愿者2500多名和一支少数民族公益律师队伍,发挥着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协调关系的积极作用。(记者 朱珉迕)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