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桑罗布编著的中国首部西藏“门隅”研究专著《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日前正式出版。这本专著着重考证、叙述了9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丰富而确凿的“门隅”及门巴(门隅人)历史文化,填补了国内“门隅”研究领域的空白。
据悉,“门隅”在古代藏语中意为“隐秘乐园”。《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六章23节及13个珍贵史料附件组成。作者巴桑罗布从门隅地名的文化内涵;吐蕃赞普世系在门隅的繁衍;赞普世系到活佛转世;达赖喇嘛与门隅的情结;门隅复合型行政体制及其运作;门隅的沦陷;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国际法);门隅水羊清册简介等内容向读者详细介绍了门隅曾经的历史,提出了门蕃同源的历史概念以及门隅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事实。
原西藏社科院副院长、该书作者巴桑罗布说:“1951年后,印度通过派军队驱赶西藏噶厦在门隅的官员,逐步蚕食、侵占了‘门隅’地区。”他写作这部专著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深入门隅地区采访、调查,再结合史料来还原一个真实的门隅历史及其法律地位。每一个地名都会传达当地的文化信息、历史民俗,所以地名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地名的标准注音也相当重要。在这部书中罗列的延续至今的许多地名其在藏语中的文化内涵证明了这一地域曾属于我国领土。但国内针对“门隅”的研究,大多持猎奇心态,资料也略显凌乱,甚至一些地图上有关门隅地区的地名也经常出现错误。
据悉,目前已出版的《门巴族简史》和简志较简略,其后也一直没有进行修订补充。而《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一书对门隅地区的藏语地名的考释、山岭江河和村落的历史区划,是对门隅历史研究作出的新贡献,填补了“门隅”研究领域的空白。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