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十年“有破有立” 生产总值激增3.8倍

2014年10月11日 19:54   来源:新华网    吴燕婷 黄玫

  十年前,南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拉开帷幕。

  十年前,泛珠内地九省(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9万亿元;如今,这个数字激增3.8倍至18.6万亿元,占全国33%。

  十年间,泛珠区域合作经历了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合作发展,到粤港澳跨境区域合作发展,再到泛珠跨省区市合作发展的历程,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和推进。

  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这个包含内地九省(区)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域,拥有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称“9+2”。

  激活这个腹地广阔的合作区,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保障。2004年起,泛珠各方之间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等合作协调机制,多省区间先后签署省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为各省区之间更紧密合作打破了壁垒,提高了效率。

  作为维系“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条件,优先发展交通、打破地域隔阂成为泛珠“9+2”各方共识。据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贾绍明介绍,十年来,以广东为辐射中心,广东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基本实现与周边陆路相邻省份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高速公路连通,武广高铁、南广高铁、厦深铁路以及通车在即的贵广高铁,泛珠区域全面步入“高铁时代”,泛珠“一日交通圈”已然成型。

  厦深铁路开通,让“粤闽4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自从开通了厦深铁路,平时我周末没事就往家里跑。”在广州工作4年的白领小林说道,“不过就是高铁票很紧张,得提前买,因为太多人座这条线到咱们厦门旅游了。”

  的确,厦深铁路开通,对沿线区域的经济、旅游市场带动起到明显作用。此外,“跨界基础设施联通,不仅仅畅通了区域内省份间人流、物流的联系,还为泛珠发展拓展了腹地。”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钟明说。

  十年间,泛珠各方之间不断推进经济贸易和产业紧密合作,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12年,比亚迪长沙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长沙落成并开始批量投产。3年前这里只是长沙雨花区的一片农田,如今,长沙比亚迪生产基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此外,昆明深圳工业园、衡阳深圳工业园、湘西广州工业园、广西凭祥广东工业园等7个广东与泛珠内地省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先后建成。仅第九届泛珠大会以来,广东与泛珠合作省(区)达成产业转移项目便达101项,金额224.6亿元,涉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仪器、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十年间,“9+2”各方跨省区合作层层深入,在能源、农业、旅游等领域开展深化互补的合作,硕果累累。

  “现在我们全家都爱吃这些高原的新鲜蔬果,无污染又新鲜,吃得放心。”深圳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能收到蔬菜配送公司从贵阳直送的蔬果。实际上,贵州省已于2006年起,免除了高速路针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收费,极大促进了各地鲜活农产品的流通。

  十年间,泛珠内地省(区)与港澳之间的经贸往来翻开了有史以来最活跃的篇章。十年来,内地与港澳贸易总额达3445亿美元,增长了3倍。其中,泛珠内地九省(区)与港澳的贸易总额突破250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两倍以上。港澳对粤投资的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到外商对粤投资总额的77.9%、71.1%、63.9%。

  相应的,内地各省(区)也纷纷到港澳举办投资推介活动,借助港澳国际平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泛珠区域内在港上市的企业由71家增至200家。

  十年来,泛珠各方密切了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打破区域行政阻隔,开拓了全新的区域合作局面。如今,在更完善的机制保障、日益发达的交通路网、愈发成熟的合作模式支撑下,新一轮泛珠合作势必将向着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不断发展,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