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实施"四边"绿化工程 造林10万亩西宁镶绿绸带

2014年10月13日 11:18   来源:西宁晚报   

 

  为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让西宁市的山边、路边、河边、田边绿起来、美起来,西宁市于去年启动实施了“四边”绿化工程,在去年已完成3万亩绿化的基础上,今年再绿化7万亩。目前,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万亩“四边”绿化任务已经完成。这是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的。

  “四边”:森林城市网络骨架

  深秋,一条条绿色与黄色相间的绸带沿着山边、路边、河边、田边延展开来,它们是西宁市正在创建的国家森林城市的网络主骨架,是通过两年努力搭建起来的!根据规划,在这一骨架的基础上,西宁市将让绿色进一步蔓延,形成“一核、二区、三轴、四环、多园”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目标是把西宁打造成高原花城、森林西宁、魅力夏都,致力于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

  “四边”绿化工程的实施,对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至关重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程10万亩的绿化任务,原本计划三年完成,最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要保质保量两年完成任务。为此,各级政府和绿化部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大家在为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现代森林城市奋斗。

  两年:造10万亩高标准林

  昔日高速公路旁杂草丛生的死角不见了,单薄的行道树被改造成了厚厚的绿廊。一个个景观林带随着高速公路延伸,公路两侧的平地上、山坡上、树木错落有致,油松、云杉整齐排列,如一排排卫士列队欢迎八方宾客进入西宁。

  2013年西宁市“四边”绿化工作主要突出通道绿化和河道绿化,重点对西宁通往平安、湟中、湟源、大通、海晏、贵德等周边郊县的高速公路、国道两侧30米范围及北川河、南川河、湟水河河道两侧进行高标准景观林带建设;对乘车视线范围内的山体进行造林绿化和林网建设;同时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农民进行大田育苗,即达到了身边大幅增绿的目的,又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还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区涉及全市23个乡(镇、办)。

  今年西宁市的“四边”绿化工程任务为7万亩,其中湟中3万亩、大通1.8万亩、湟源1万亩,城中区0.47万亩,城北区0.21万亩,市南山办0.52万亩。在实施过程中,市区林业部门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集中连片、区域化治理原则,整合三北和公益林补助资金,按照出精品、出亮点的思路,采取大规格苗木、专业队施工的方式,打造了湟中县上新庄骟马台、土门关香沟、方台,大通县塔尔西庄、大南山晋宋坪等多处高标准工程造林的样板,为山边、河边、田边镶嵌上了绿色绸带。

(责任编辑:杨淼)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