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国庆前夕,国务院抛出了一份在全球商品交易及物流链中极具战略意义的规划——《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
对上海而言,上述规划极具想像空间,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快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实现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海陆双向开放创造交通先行条件。
而周边国家并不仅是上海自贸区目前所辐射的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等所处的东亚地区,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甚至部分中亚、欧洲国家,也将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经济带相连,进而将整个长江流域建成为一个集江、海、公路、铁路、航空联运的物流快速通道。作为长江出海口的上海显然将是整个长江经济带最大的受益者,吞吐量已经世界第一的洋山深水港将因此变成连通整个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欧洲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其地位甚至有可能会超过新加坡。
全球影响力的内河
在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前夕,有一篇观点性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大致内容是自贸区的建立,将使上海超越新加坡,因为上海在航运的距离和运输速度上要比新加坡快,是亚太地区一个天然的物流中转站。而围绕物流,资金流、商品流也将在上海完成交易,上海将因此升级为亚洲地区的一个国际性金融中心。
然而,短短的一年过去,上海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又进一步的加强,《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正在把整个长江经济带打造成连通欧亚的立体物流交通体系,从而进一步缩短了印度洋至太平洋的距离,实现更快速、更低成本的物流配送。上海港的商业价值和战略价值进一步因此凸显,未来某天,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来自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以及部分中亚、东欧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原材料、能源等,由上海转口,向日本、韩国、朝鲜等地区出口。
由于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因此仅仅整个长江经济带,提升上海港物流中转的功能就不可小觑。根据上述意见,除了利用并扩大的长江现有的航运功能外,还将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建设商丘经合肥至杭州、重庆至贵阳等南北向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以及上海至成都、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昆明、杭州至瑞丽等国家高速公路。
加快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合肥、宁波、温州、无锡、丽江、西双版纳等干线机场作用,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形成长江上、中、下游机场群。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条覆盖长江沿线的立体运输体系,由于意见提出,要提升“渝新欧”、“蓉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建立中欧铁路通道协调机制,增强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吸引能力,同时还推进孟中印缅、中老泰等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深化参与中国—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条跨欧亚的高速交通物流体系,根据规划未来这条立体交通体系的货物流转量将是每公里10万亿吨级的。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