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六个关键词解读陕西

2015年01月05日 09:46   来源:陕西日报   

  关键词1:一带一路

  2014年,我国经济领域波澜不惊。这一年,陕西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历史机遇,正在全面加快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为支撑的内陆开放开发战略高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裴成荣

  所谓“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增长开始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向效益提升转型,投资由高强度大规模园区化开发逐步转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消费需求逐步由大众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外贸出口由过去低成本比较优势转向培育新优势。

  为了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积极应对“三期叠加”挑战,我国加快构筑全方位开放战略,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从“东盟会议”、“APEC”会议到G20峰会,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尤其是“亚太梦”的提出,国内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贸园区的批复,都可以看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在此背景下,陕西一年来,围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先后举办了“西洽会-丝绸之路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全面深化“陕韩经贸合作”,西咸新区、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等获得国务院批复,“长安号”货运班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行,西安过境落地签通过,西安使馆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高陵实现撤县设区等一系列“新动作”向百姓完美展示。

  2014年,是全面启动深化改革的元年。陕西在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既定部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方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方面积极抓住机遇,精准施策,系统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能源化工高端化,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城镇化,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等举措,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多元驱动力,促使经济发展从单一的能源化工依赖向多元发展、多级带动、多点支撑的结构转型。

  从区域发展看,由于能源大市受煤炭石油价格走低影响,增长开始放缓;宝鸡、咸阳、汉中、渭南等“四小虎”则依托装备制造业的稳定增长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强势崛起。总体看,2014年陕西经济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虽然增速进一步放缓,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年度预计目标,但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

  展望2015,伴随着美国QE的退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但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风险。从国内形势看,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加快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亚太梦”与亚太自贸区的提出,必将进一步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为陕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扩大内陆开发开放带来新机遇,继续助推陕西经济实现新起点上的稳步发展。经济“新常态”,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多元化驱动转型的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成熟,不断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思维、新模式,加快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作为西部能源大省,近年来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持续走低,给陕西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望2015,深化改革仍将是明年的主题。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陕西经济发展在努力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深层问题,积极主动地谋划长远,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陕西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我们不懈找寻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大力打造支柱产业”,化工、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及新材料产业提速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优化的城乡消费环境,使得人们的幸福感逐步提升。这一切,将为打造一个陕西经济升级版凝聚更多发展合力。

  关键词2:社会治理

  如果说经济的发展可以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社会的进步当然也可以用相应指标“大数据”来表示。但对于社会发展状况的考察,更重要的还是老百姓街谈巷议中的民生与民心,是人们内心普遍感受的社会信心、社会风气、社会满意度、社会凝聚力。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

  2014,陕西社会的蓬勃发展和悄然进步,我们感同身受。

  2014,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三个陕西”的目标和部署,把“中国梦”与三秦百姓的个人梦紧密融合,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省上出台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两个80%”投入到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领域。社会保障兜底。广覆盖,保基本,覆盖城乡的保障网初步建成。社会领域改革紧扣民生需求。新农保、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城乡全覆盖,并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异地报销难的瓶颈制约;义务教育阶段向前向后延伸,“大学区”制等教改探索,教育资源分布逐步趋向均衡。保障房建设建成面积全国领先,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两保合一保”,既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困难群体基本需求,又使我省商品房价格没有大起大落,市场保稳定,群众得实惠。

  2014,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社区建设城乡一体亮点纷呈。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治污减排,畅通工程。大中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城郊农村探索建设“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更加到位,生活愈益方便,环境越来越好。“避灾扶贫移民”全国首创进展顺利,探索出贫困山区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因地制宜突破了薄弱环节彰显了陕西特色。

  2014,“文化陕军”走向全国,“丝路起点”鼓舞人心。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陕西文化品牌。文化陕军走向全国,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陕西人的自豪感有所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陕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科教优势进一步彰显。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成功,我省七处遗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强化,“开放陕西”新形象走入人心。陕西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明显增强。

  20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落地生根,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陕西好人”大量涌现,“正能量”得到弘扬,身边凡人善举可亲可敬,温暖人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线,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做到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和“吃拿卡要”等行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党风带动政风,“官风”影响民风,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明显好转。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风气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但,2014显然是陕西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关键一年。

  2014,陕西社会的发展如同经济发展一样,也在实现着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型。由“管理”走向“治理”,由“治标”走向“治本”。

  2015,我们正以稳健的步伐,阔步迈入“法治陕西”“内涵式发展”的社会新常态。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