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好朋友,然而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却有些特别:一方多以“偷窥”的方式了解另一方,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百米以外。
这种特殊的友情发生在一群天鹅和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之间。
因天鹅的野生特性,工作人员很难近距离接触它们,更不敢惊扰它们。在工作人员的守护下,今年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里最多时栖居着416只天鹅,而四年前只有十几只。
工作人员是怎么关照这群天鹅朋友的?
张社林,玛纳斯国家级湿地公园管护员,他喜欢站在离天鹅百米以外的地方偷偷观察它们,而且一看就是一个小时左右,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
“天鹅和别的鸟群真不一样,它们有‘侦察兵。’”这是张社林通过两年多的观察发现的。他说,每次投食(湿地公园管护员每天要在投食点为天鹅投放食物)后,其它鸟“哄”一下都来了。天鹅总是先有三四只打前阵,在空中盘旋几圈,边飞边叫,之后才落地,然后“大部队”再陆续飞过来;等全部天鹅落到投食点后,有的天鹅在啄食,有的在游泳、有的在草地上嬉戏,但你总会看到他们周围有几只天鹅什么都不干,脖子伸得长长地四处张望,它们便是“侦察兵”。
为了避免人的活动被天鹅“侦察兵”发现,进而惊扰到它们,管护员在投食点百米以外搭了一个草棚,观鸟者、拍摄者要在天鹅啄食前进入到草棚静静等待。“如果在天鹅前来啄食途中,看到附近有人活动,他们一定会被惊跑,而且两三天都不会再来。”张社林说,这就是野生动物,灵敏度和警觉性极高。即使几天后又回来了,他们还要在空中盘旋好久,落地后不是先吃,而是头抬得高高地四处张望一阵子。
“天鹅起飞和其他鸟也不一样。”张社林又比划着说,麻雀、野鸭子是原地振翅而飞,天鹅的起飞、落地更像飞机。起飞前要进行大约十几米的助跑,落地时也是先在空中盘旋降落,双脚着地后还要跑一段距离才能停下。
这样,地面的杂草等障碍物会影响天鹅起飞、降落的速度,速度慢了,就会被狐狸抓获。他在一次观察中亲眼看到一只天鹅在助跑中因遍地的芦苇放慢了速度,而被一只狐狸叼走。“几天前,我们在天鹅休息时,特意将啄食点附近的芦苇割掉,整理出一片平整的空地。”张社林说。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天鹅害怕红色。
最早发现天鹅这一特点的是湿地公园管护员刘玉国。2012年的一天,一位摄影记者在湿地公园指定位置进行拍摄。当时,摄像机上套了一个红色的套子,结果,要去啄食的天鹅在空中盘旋了3个多小时不降落,在场的每个人都急得团团转,试了几个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当他们试着把摄像机上的红套子揭掉后,不到20分钟,天鹅就降落了。类似的情况,其他管护人员也有发现。于是,管护人员特别注意不让“红色”进入到管护区,即便是管护区内红色的推雪工具,使用后管护员都要将其藏在雪堆里。
从书本上开始了解天鹅的谢发兵,是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副科长,他对天鹅高洁的品格大加赞赏,进而更加爱护。他说,每到啄食时,天鹅不像其他鸟一样,谁先来谁先吃,它们要等到所有的同伴都来了才集体“用餐”。
还有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2012年初冬的一天清晨,他在投食点发现四五只夜宿在此的天鹅,这让他很纳闷。“天鹅休息和啄食不在同一个地方,在湿地公园里,天鹅休息的地方是离投食点两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谢发兵说。
看到他走来,几只天鹅霍地起飞了,唯有一只惊慌地在地上逃窜,飞不起来。他快步追上并将其抓在手里,发现这是一只不足两岁的幼鹅,身体没有明显伤痕,他们推断可能因体力下降所致。
原来,几只天鹅在外过夜,只是为了陪伴家人。
那一年,他们救助了5只这样的小天鹅。
2013年3月4日他们为6只天鹅做了环志后并成功放飞。没想到时隔一年,2014年3月1日,躲在草棚里等待了五六个小时的谢发兵正在为啄食的天鹅拍照。突然一个环志为G41的天鹅闯入了他的镜头。这不就是那只他救助了3个月的小天鹅吗?他当时激动地想大叫,可是考虑到会惊扰天鹅,只能将压住满腹的兴奋,迅速按下快门,将那一瞬间定格在了画面上……
除了谢发兵、张社林,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里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在背后默默关照天鹅的人,有了他们,天鹅就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