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务员福利房超低价入市 房企集体上书求救

2015年01月08日 09:13   来源:华夏时报   李雍君

  湖南洞口县距离省会长沙近5个小时的车程。作为四线城市,这里一直寂寂无闻,但在这个冬天,洞口县的十几家房地产企业,却做出一件颇引人关注之事。

  日前,湖南当地网站“红网”贴出了一封盖有洞口县华丰置业有限公司等16家房企公章的联名信。信中称,县里“准备将包括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检察院、审计局、法院等多个单位约160亩闲置土地用于建设单位福利房,销售价格仅为1500元-1600元平方米,比当地商品房便宜三分之一。”

  “这些售价远低于商品房的房源将入市的消息,造成洞口县城房地产行业极其疲软,并引发房企一片恐慌,必将导致洞口县房地产业的全线崩盘,各开发企业将面临集体倒闭的可能。”上述联名信中表示。

  对此,负责牵头处理此事的洞口县政府党组成员薛孝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联名信反映的公务员集资建房情况与实际有出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是引发此次风波的重要因素。“闲置土地必须收回,但怎么收回和收回后怎么处置还在调研中,目前没有最终方案。”

  1300套集资房冲击波

  地处湘中的洞口县,人口80多万,隶属于邵阳市管辖,经济实力在湖南省排名相对靠后。数据显示,洞口县近两年每年的商品房销售数量仅为1000到1300套。

  16家房企在联名信中称,根据县直8家单位闲置土地收回处置计划,收回的闲置土地可开发超过20万平方米、约1300套“集资房”,这些“集资房”若入市,将引发整个洞口房地产行业的雪崩。

  作为佐证,联名信称,现在有单位职工“已经在洞口县城公开抛售购房指标,明码标价3万-10万元/个”。

  上述房企认为,当地政府的处置方案是照顾某些机关单位的利益,违反了住建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建住房[2006]196号《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的精神。

  针对房企联名上书一事,洞口县政府已召集当地开发商进行集体座谈。

  “十多年前一些单位在工业园等地新建办公楼时,准备将一些划拨地用于建设职工住房,后来因为政策原因被叫停。2013年湖南省国土厅开展土地督查时,曾要求洞口县限时收回那片土地。”薛孝平告诉记者。

  但他证实,前段时间有几家单位的干部职工的确筹集了一些资金,准备联合竞拍土地用于建房,现在看来,当时相关部门拿出的闲置土地处置初步意见有些操之过急。

  “闲置土地肯定要收回,这个县常委会已经研究决定了,现在正要求工业园和国土局核实面积,但收回处置方案并未定稿。”薛孝平表示,“闲置土地怎么收回怎么挂牌,给不给原单位补偿还在调研中,还在听取开发商和原单位的意见。”

  四线城市深陷困境

  此外,16家房企在联名信中呼吁,政府应“特别关注一下洞口县房地产现状”,并称全县近20家开发企业中“多数超过三个月颗粒无收”。

  洞口县一家房企负责人王嘉(化名)向记者表示,发公开信实属无奈之举,洞口县的房地产企业“差不多都快死了”。

  “公务员集资建房的消息令市场雪上加霜,有些公司半个月都卖不掉一套房子。”王嘉预测,洞口房企很难迈过今年年关这个坎。

  对于当地房企面临的困境,联名信中称,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限制,以及县城开发的特殊情况,多数开发企业采取了大量的民间融资模式。而由于市场持续低迷,绝大多数开发企业无法承担民间融资造成的高额财务成本。

  实际上,集资房不过是压倒洞口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少县一级房地产市场均面临开发贷断炊、土地供应过量和需求饱和的多重困境。

  湖南省房地产开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义高告诉记者,任何产业都有周期,房地产的多事之秋已经来临。目前一些四线城市处于地产崩盘的前夜,洞口县房企集体上书可视为风向标,要警惕“洞口现象”蔓延。

  “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开发链条上的税费是县级政府主要财源,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王义高将四线城市楼市困境归结于“土地财政惹的祸”。

  洞口县统计局局长杨国荣在2013年即对土地财政对洞口的影响提出预警。在其牵头执笔发表的5000余字的论文中称,经他和团队的初步调查,洞口县城2010年商品房销售为900多套,2011年达到最高峰为1200套,2012年1150套,截至2013年10月论文发表时,建成未销售和在建的商品房总计达1万多套,“销售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洞口县3年合计出让土地1318亩,2010年、2011年和2012年3年土地出让金分别为25531万元、29361万元和12600万元,分别占当年财政收入的75.7%、70.7%和23.7%,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35%、38%和31%,洞口县2010年、2011年基本是全国水平的两倍。

  “洞口县房地产开发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土地的过量开发,产业发展不到位,居民购买力跟不上,会给洞口房地产以巨大的打击,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杨国荣在上述论文中表示。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