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刚开了个头,近几日,成都市民吴婆婆发现自己的老伴张大爷有些不太对劲。“老是关着门偷偷摸摸在卧室里做什么,问他也不说。”1月12日,张大爷起了个大早,激动地叫醒了吴婆婆,“走走走,我们去换大钱去!”还摸不着头脑的吴婆婆跟着张大爷来到了家附近的一家银行。只见张大爷神秘地从包里掏出几盒“纪念金币”递给银行工作人员,“你们承诺了要以30万元的价格回收的,东西我今天带来了。”而就在几分钟后,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鉴定和解释,张大爷脸上的表情突然从激动转为不可思议,“我居然被骗了……”
原来,几个月前,有人通过电话联系到张大爷,称他们是国家部级机关工作人员,为照顾离退休老干部,特别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限量版纪念金币。“他说以底价1800元一套卖给我,几个月后就能以30万元每套的价格交由银行回收。”三两句话,张大爷便对此深信不疑,立即订购了好几套。原本是想挣点养老钱,不想却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与张大爷有同样经历的中老年人还不止一个。记者从市公安局刑侦局了解到,中老年人被骗的案子占了诈骗案的较大比例。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手法日益翻新,相对于年轻人来说中老年人对于骗子的防范能力较弱,容易落入骗子的陷阱当中。今日,本报联合市公安局刑侦局,特别推出中老年人防骗指南,将最新的诈骗手法、案例和防范方式进行公布,拧紧大家心中的那根“警示弦”,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通讯诈骗
通讯诈骗,就是嫌疑人利用短信、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对市民实施诈骗的行为,像上文提到的张大爷所遭遇的便是通讯诈骗方式中出现的比较新的诈骗手段之一。通讯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包括“电话欠费”诈骗、“虚假中奖”诈骗、“银行卡透支消费”诈骗、“通知退费、退税”诈骗、“汇钱急救”诈骗等。
真实案例>>>
2014年5月27日,蒲江县人徐大爷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称徐大爷银行卡内的资金涉及毒品犯罪。一听自己的银行卡居然涉及毒品犯罪,一向老实的徐大爷慌了神。正在他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又接到了一个自称蒲江县公安局某警官的电话,“你要配合我们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在调查期间,先将你存在原银行卡上的所有财产汇入一个指定的安全账户,调查完毕后我们就将归还。”而就在徐大爷将自己卡上的15万元汇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名警官,徐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作案手法>>>
通讯诈骗中,嫌疑人可能通过短信、电话、互联网假扮任何身份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例如,冒充公安机关称受害人银行卡涉及案件调查,要求其转款至“安全账户”;或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称受害人银行卡在某地进行高额消费或透支消费,以帮受害人查询为由套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信息;或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再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欺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并利用这段时间以医生或警察的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或像张大爷接到的电话一样,称推出了纪念金币等物品以低价销售,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回收赚取差价等。
民警提醒>>>
通讯诈骗中,因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手法在不断进行更新,让不少中老年人防不胜防。同时,由于担心家人得知自己的银行卡“涉案”或被盗刷而被责怪,不少中老年人在接到此类诈骗电话后往往选择自己处理,而不愿告知家人。再次,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论对方以何种身份打来电话,不论他是进行威逼利诱或是花言巧语,但骗子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你说出银行卡信息或进行转款操作或是掏钱购买物品。只要对方在电话中表露出要你打钱或付款的倾向,不论对方自称是“警方”还是“银行”,都可以100%确定对方是骗子!
如果中老年人在接到电话后不确定对方身份,可及时拨打成都市公安局推出的24小时值守“防骗热线”——02886625669。
神医诈骗
真实案例>>>
2014年12月30日,74岁的王婆婆刚从位于成华区的家中出门,便在小区门口遇到了两男一女搭讪。3人讨论着在这附近有一名“神医”,不管是什么病只要他一看就好。听到3人讨论热烈,王婆婆也有些心动,便跟着3人一同去找“神医”,让她惊奇的是,神医竟然真的清楚知道她家中的情况。“最近你家里可能会有变故,必须要我作法事消灾后才能解除……”一听这话,王婆婆慌了神,连忙按照“神医”的要求将家中的贵重物品交给对方“作法”。谁知,在对方做完法将物品归还后,王婆婆发现自己的现金、首饰全被掉了包,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作案手法>>>
在这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多为3至5人。其中,与受害人进行接触的一般为女性嫌疑人,其他几人均为“托儿”,配合女性嫌疑人演戏。在确认目标后,女性嫌疑人上前询问受害人是否知道附近有一名著名的“神医”,其他几个“托儿”负责吹嘘这名“神医”医术有多高明,并邀请受害人和他们一起寻找“神医”。这一过程中,嫌疑人通过攀谈了解受害人家庭信息,并将了解到的信息通过短信形式告知另一扮演“神医”的嫌疑人。
见面后,“神医”将事先了解到的受害人情况说出,骗取其信任,并适时指出受害人家中近期有祸事出现,他可以帮忙消灾,但需要现金、贵重物品等作法,作法后会立即归还。待受害人将贵重物品、现金等拿来后,“神医”采用掉包等方式将现金、贵重物品用报纸、砖头等换走,并借机脱身逃走。
民警提醒>>>
嫌疑人通过聊天的方式套取受害人家庭情况等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团伙其他人,因此当骗子能“神奇”地讲出受害人姓名、年龄及家庭情况等信息时,并不是他真的具有预知能力。嫌疑人就是抓住某些中老年人的迷信思想下手,要防范此类诈骗犯罪,要多学习防骗知识,破除迷信思想,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丢物诈骗
真实案例>>>
2014年6月15日上午9时,李婆婆在途经簇桥双凤村某路口时,见前面走着的一个男子身上掉下一个钱包。而这时,李婆婆身旁一名男子冲上前去一把捡起钱包,并拉住李婆婆称既然李婆婆也在场,就和李婆婆平分钱包内的钱财。而就在刚刚捡起钱包后,丢包的男子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丢失,转身走向李婆婆和捡包的男子。“你们中间肯定有人捡了我的钱包。”见此情景,李婆婆有些慌了,但捡包的男子却神色平静,还提出为表清白他和李婆婆一起将身上的所有物品拿出供丢包男子检查。
在丢包男子检查完毕后,将李婆婆的包还给了她,并和捡包的男子一起离开了现场。而李婆婆在随后翻看包内物品时才发现,自己的钱和银行卡等物品已经全部被取走。
作案手法>>>
嫌疑人在街头偏僻处寻找中老年人为作案目标,锁定目标后以一人丢包,一人和受害人一起发现并捡包的形式实施诈骗。而后丢包人以寻包为借口,利用被害人急切为自己辩护的心理骗受害人交出自己的物品或说出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然后趁其不备进行掉包或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并取走钱财。而如果这时被受害者发现骗局,嫌疑人眼红钱财很可能将诈骗行为演化为抢劫抢夺行为。
民警提醒>>>
犯罪分子丢包诈骗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却为何能屡屡得手?其实,犯罪分子主要就是利用了某些中老年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受害人如果不去贪图包里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落入骗子的圈套中。所以,防范此类诈骗行为,主要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贪小便宜,注意保护自己。特别注意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物品交由他人,或贸然跟随陌生人走到偏僻无人处。
网荐股票诈骗
真实案例>>>
2014年7月25日,家住金牛区的黄婆婆报警称自己被骗了。黄婆婆告诉民警,7月11日她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则广告,称有内幕消息可帮忙选股票付酬劳。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一再向黄婆婆保证,称他们公司有内部人员可以对股票大盘进行操纵的,只要黄婆婆先缴纳一部分钱款由他们帮忙购买股票,就一定会赚上好几倍的钱财。信以为真的黄婆婆很快通过银行向这个名为“利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账户汇入了69800元,委托其帮忙炒股。但10多天过去了,对方的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以前的网页也打不开了。意识到被骗的黄婆婆急忙报了警。
作案手法>>>
嫌疑人首先通过网络弹出广告、群拨电话推荐潜力股等形式广泛撒网,吸引到感兴趣的受害人后,便以谎称有内幕消息,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缴纳“收益分成保证金”“核心会员费”“代为申购新股保证金”等借口向受害人要求打款,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网络上的消息更是鱼龙混杂,不可随意相信。只要坚信陌生人之间不会轻易透露好消息,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不会被骗。中老年人平时应多看报纸、电视,了解此类案例,遇事多和子女、亲朋好友沟通后再做决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一时被花言巧语蒙蔽而被骗。
QQ汇款诈骗
真实案例>>>
2014年12月25日,陈先生报警称自己在两个月前通过QQ与四川某国际旅行社联系,称自己想到三亚玩,随后对方通过QQ发给了陈先生一个银行账号。2014年12月4日,陈先生通过网银向对方账户汇款39702元。12月22日,在陈先生按照约定时间打电话向旅行社确认行程时,旅行社却告知并未收到过陈先生的这笔旅游费用。通过核实发现,该旅行社的QQ曾于10月被盗,当时与陈先生网上进行交流的并非旅行社工作人员。陈先生随即报了警。
作案手法>>>
犯罪分子在事先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后,骗取了使用人的视频录像,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亲友发送信息,请求借款或打款。在实施诈骗时,犯罪分子会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进一步获取使用人亲友的信任后实施诈骗。除了陈先生所遇到这种诈骗方法外,犯罪分子还常挑选子女在国外就学的父母为目标,以交学费、买车等名义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
QQ作为国内用户最多的通信工具,盗号的木马工具也很多,尤其是广大中老年人对于新生的聊天工具QQ并不十分熟悉。如果在网上遇到所谓的“亲友”提出借钱、打款要求,一定不能盲目相信,应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进行确认。如果无法通过电话、短信第一时间联系到使用人,可多询问一些只有彼此知道的事情,如果对方避而不答,反而一再催促打款,则很有可能该QQ已经被犯罪分子盗用。
本报记者 李旻 摄影 杨永赤
原标题:不听不信不转账 遇事多想想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