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今年将首次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审计

2015年01月19日 10:36   来源:三秦都市报   

  3184辆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公车已封存停驶,2015年春节前,首批共有300辆将正式拍卖……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1月16日,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公布以上信息。至此,我国公车改革自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多年后,正式步入实施操作阶段。

  紧随中央脚步,陕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2014年11月中旬,也曾制定印发《陕西省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眼下,这项工作推进如何,身处其中的“公务员”有何感受,“热”眼旁观的普通市民怎么看?

  1月13日,2015年陕西省审计工作会召开,2015年,陕西省审计工作将重点关注“三公”经费使用及公车改革等热点问题,加强这些方面的财务收支审计,其中,将首次在全省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审计调查,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推进

  我省实施方案已印发 渭南试点分七级发车补

  根据《陕西省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省省级机关及省级参公事业单位除保留部分机要通信、应急公务用车外,约90%的公务车辆都要被取消。

  2014年12月5日,渭南召开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在我省率先启动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要求当月市级各大班子取消一般公务用车,2015年1月起所有参改单位一律取消。其中,对涉改的人员,按照职务、职级、岗位及实际公务量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并在取消的公车中优选一定出数量作为市级国有资产,通过组建市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实行市场化运营和有偿出行服务。

  渭南市个人公务交通补贴试点标准为:正厅级实职每人每月1300元;副厅级实职每人每月1100元;正县级实职每人每月800元;副县级实职(调研员)每人每月700元;正科级实职(副调研员)每人每月500元;副科级实职(主任科员)每人每月400元;副主任科员以下每人每月300元。

  采访中,省发改委体改处处长李雄斌曾在回应媒体时指出,我省公车改革在全国走在前列,节奏也较快,这一项上,从目前测算,车改后,全省公车节约资金超过10%,省级机关节资约5%。具体操作层面,相较于中央国家机关车补分司局级三档(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我省分为七档,更细致,也兼顾得更全面。这意味着,车补分七档进行不仅渭南试点中这样做,而是我省车改的主要做法。

  现状

  省级部门公车封存完成 市县动静不明显

  2014年12月20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局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对取消车辆进行了集中封存。记者了解到,眼下,在省政府大院办公的多个厅局公车封存工作已经完成。某参公单位一位人员告诉记者,该单位按照车改方案,除留下5辆公车,其余已全部封存,这些车将在后期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集中处置。一位副厅级干部说,原先配有公车已在改革中取消,现在自己开私家车上班。

  市县一级,除渭南外,其他地方车改动静并不明显。在陕南某市级人大系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单位公车改革暂无动静,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大势所趋,“以前有些人习惯了公车接送,改革后会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会有更多的机会让领导同志和一般干部缩进反差。当然,任何一种制度的实施,都应该有一个评估的机制和过程,让实践去检验吧。”

  关中某县环保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同样没有特别感觉到什么。“县上貌似改了,我们跟的市上,听说上半年开始改,估计会给发一部分车补,但是还没见到具体方案,目前看来,对我个人没啥影响,这样的改革和这几天并轨养老金方案的出台,都是高关注点,算是给‘公务员’三个字松绑,减少了大家从机关事业单位向企业流动的成本,让这份工作本身回归到一份普通职业,我举双手赞成。”

  观点

  公务员车改势在必行 需考虑工作之需

  采访中,不少基层公务员提到,车改工作中谁来监督整个过程的实施,以及车补该怎么发才公平的问题。“下乡差旅报销提高,但是这将带来一些不公平,如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和下乡出差的人,同样在上班时间工作,但是下乡的有差旅,在办公室工作的没有,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办公室工作就比下乡出差轻松,很多时候在办公室工作更辛苦。”

  “众多司机们已开始找后路,好多领导开始考驾照,有的买了车,这些都是下一步所作的必要准备。虽然截至目前尚未看到本单位的具体车改方案,但是这样的迹象在身边还是非常明显。”一位省级核心单位的副厅级干部告诉记者,车改已势在必行,这些年公车的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工作之需了,接老婆上下班、接儿子、孙子上下学等等私事公办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公车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膨胀。

  具体到我省车改应注意什么?他建议,改革中也要考虑到工作之需,“必要的工作需要,比如举办一些会务,搞一些重要的接待,不可能让干部用自己的私家车,只有公车,公车改革安排上要考虑这方面的需要。”另外,不能“一刀切”。

  市民希望实施过程不变味

  一些关心改革的市民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陕西某高校一戴姓研究生提出,在车改拍卖环节,应加大透明力度,防止公车回流。

  某知名企业财务主管李小姐表示,她们单位已改一年多,公车该用还用,公车照开、车补照拿,“反正自己有车,别人来查的话拿家里有车应付检查。”

  某小学教师翟老师表示,改革的想法和初衷是好的,但担心实施过程中会不会变味。

  网友建议车补实报实销

  “公车照坐、补贴照拿”,车补会不会成为发福利的另一种手段?有网友因此建议,车补应当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解决。

  写来我看:这一所谓改革的标准应当是财政支出减少,如果增加就说明长官把隐藏的腐败转变为公开、冠冕堂皇的腐败。

  老船长:干活的跑东跑西的车补少,不干活只开会的车补多,上班近和上班远的车补一样多,怎么都公平不了。

  老城流年:公车拍卖应向社会公开,防止中饱私囊。有关部门应以信息公开促进公车改革透明,杜绝“闭门”改车。

  专家估计今年公车改革将全面展开

  “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进行公车改革:首批300辆于春节前拍卖。这个行动既是一种表态,也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估计在今年,各地区、各级别的公车改革将全面展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马研所王晓勇博士说,2012年7月中央开始向全社会公开三公经费,2014年中央表明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在于,公车使用不容易制定统一标准,因为要处理的事务具有不确定性和频繁性。过严,需用公车办事的人员无法及时方便地处理事务;过松,不太需要外出办事的人员就容易占用公务资源。因此,公车改革既不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一刀切”式管理,也不宜过松或过紧,而应该通过发放外出补贴金的方式,按照事务的大小和繁忙程度进行单位经费的合理分配。其实一些单位的工作性质是常年不外出的,另外一些单位的性质是常年外出的,所以公车改革的关键是要改变公车是必配品或常配品的观念,它应该像复印机一样,机要文秘部门可以配,其它部门可以不配。对于经常下乡调研的干部,则应该增大他们对公务车的用度,这些都应该根据情况实际考察,然后做出合理配置。

  一些单位将庸俗扭曲的社会经验视为法定,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应付改革,甚至变相腐败。比如既拿车补又坐车的两头吃现象,就是借改革之机行个人之私。这种人非常能够钻空子,越改越腐,左右逢源,实为国家的蛀虫。对于这样的干部,一定要用严格的党纪国法进行清查清退。从国家反腐步骤看,2015年将大力展开打苍蝇行动,将会祭起“法治中国”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两面大旗。那些在公车改革中的“钉子户”将会被法治与制度之钳拔掉。(曹正斌首席记者赵蕾)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