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研究制定积分落户政策 门槛或严过上海

2015年01月24日 09:18   来源:京华时报   

  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首。报告提到,将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建扩建制造业,对区域性批发市场逐步制定调整疏解计划;全面实施人口规模调控方案,实现常住人口增速明显下降;出台居住证制度,研究制定积分落户政策。

  人口疏解

  【报告】全面实施人口规模调控方案,落实区县调控责任,强化依法管理,实现常住人口增速明显下降。出台居住证制度,研究制定积分落户政策。

  积分落户门槛或严过上海

  去年7月,国务院提出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目前,上海、广州、天津等特大城市都已开始采取积分落户制来控制户籍人口增长。北京还没有公布具体时间表。

  上海是全国最早实行居住证积分制的城市,外来人员落户上海需符合持有上海居住证满7年、缴纳社保满7年等要求,评分指标包括最高学位和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荣誉称号、科研创新、用人单位要素分等,得分72以上才可落户。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按照这个定位,虽然北京已明确要推行积分落户制度,但并不代表落户北京会更容易。有专家表示,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特大城市可承载空间已非常有限,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将是积分落户政策的重要导向。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介绍,北京与上海虽然都是特大城市,但两地的积分落户政策应该会不一样,“未来能积分落户的,一是高端人才,二是符合北京市功能发展定位的人才,三是长期在北京居住很多年、符合缴纳社保多年等条件的人群。总体来说,北京落户的条件可能会严过上海。”

  易鹏表示,北京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极为突出,解决特大城市问题仅靠控制户籍人口远远不够,“你可以控制落户,但不能控制人来,核心问题还是要靠城市功能疏解”。

  北京户籍改革难一步到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刘宏斌表示,北京人口压力较大,但户籍制度改革是必须解决的。推出居住证改革,能让在京居住时间较长的外来人员享受到“居民”的福利保障,比如最低生活保障等。

  刘宏斌指出,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户籍改革不能一步到位,如果改革过快,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大爆炸,公共资源分配更加不合理。因此,只能根据居住时间长短、文化程度等进行积分。积分既可以是转变户口的前提,也可以是积分越多享受的保障就越好。

  刘宏斌表示,居住证和积分制都是阶段性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消除户籍制度跟公共资源挂钩的问题。

  市场调整

  【报告】

  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对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践,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丰台:今年预计转移800商户

  人大代表、丰台区区长冀岩介绍,丰台区在功能疏解上有进有退、有舍有得。目前丰台区45个市场中,已有3个市场在河北白沟签订了合作协议。去年丰台共转移了600多商户,今年预计可以再转移800左右商户。

  目前,丰台正和白沟合作建设占地30万平米的大红门服装博览中心,预计明年投用。冀岩表示,原来大红门地区都是仓储物流,需要向高精尖产业发展。丰台将积极推进编制大红门地区规划,“大红门地区的权属关系非常复杂,一部分是村集体的,更多的是国企和央企、市属企业,下一步要积极向市里争取鼓励政策”。

  同时,丰台区和保定也签订了科技园区共建协议,目前正在推进一些园区和产业向保定转移。

  东城:计划再关4至6家市场

  东城区副区长王中华介绍,东城区的市场疏解改造不是简单的外迁商户,而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突出发展高端、聚集、低碳的产业。

  王中华介绍,东城区有商品交易市场46个,包括百荣世贸商城、永外城、红桥市场等大型市场。去年,东城区共关停6家市场,“今年一批小型批发市场和不符合核心功能区定位的市场将关停,数量在4-6家,包括万朋文化批发市场”。

  同时,东城区将对一些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如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将升级为文化用品现代交易中心,红桥市场改变摊群式经营方式等。东城区还将加快仓储及物流配送等功能外迁,如永外文化用品商城700余家仓储商家到年底将不再续签,将其疏解到郊区。

  另外,东城区今年将严格落实产业调整目录,调整退出5家工业企业。

  教育合作

  【报告】

  促进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和人员交流,探索共建大学新区、研发新区、创业园区和职教园区。

  共建大学新区并非高校合并

  市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院副院长李永军表示,京津冀区域共建大学新区不是简单的高校合并、大迁大移,要以人为本,注重功能外迁。

  对于共建大学新区的模式,李永军认为要仔细研究,“要吸取廊坊大学城引进一些大学的二级学院、三级学院,举办职业、培训教育的失败教训。京津冀大学新区要从一体化教学方面设计,要注重人员的融合性。比如北大教授去津冀地区讲课,带研究生、博士生,指导他们科研,这样更有助于一体化进程。人的融合比建立一个实体存在的‘大学城’更重要”。

  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认为,京津冀教育一体化不是“伤筋动骨”的大迁大移,也不是高校合并,应该更注重功能外迁。高校整体搬迁可能还要一个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可能需要充分论证。

  房屋管理

  【报告】

  推动制定房屋租赁管理条例,开展新一轮地下空间3年整治,依法治理群租房,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地下空间腾退拓宽使用渠道

  丰台区在全市范围内较早开始了地下空间整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丰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丰台近3年来共关停规范地下空间、人防工程396处,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于2015年完成100处关停任务。

  对于腾退出来的地下空间,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下空间将本着规范使用、公益便民的原则,除作为小区公共事业外,还将进行利用紫芳园一区7、8号楼建设餐饮职工之家、利用前泥洼1、2号楼建设环卫工人之家的试点工作,拓宽地下空间的使用渠道。

  去年北京如何“瘦身”?

  2014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发布147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退出392家污染企业,推进53个产业转移疏解项目,拆除中心城36个商品交易市场。同时,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北京将如何发展?

  北京今年计划安排452.4亿元用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力争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等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其中包括:重点打通国家高速公路、跨区域国省干线的“瓶颈路”“断头路”,推动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促进区域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

  □相关规划

  “轨道京津冀”已达成共识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表示:“京津冀区域是北京发展的大背景,北京面临的外来人口集聚、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更大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来解决。”

  黄艳称:“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市规划委在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家相关部门也在开展研究。比如住建部正会同三地政府开展京津冀城镇体系规划工作,主要是城镇体系、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安全格局等内容。”

  黄艳表示,对于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多方已达成共识,目的是强化交通与城市功能匹配,建设高效的人流物流运输体系。

  在区域生态保护方面,北京计划联合天津、河北共同划定生态控制区,在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建设环首都国家公园。

  在产业协作方面,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是跨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产业协作的政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本版采写京华时报记者陈荞王硕龚棉袁国礼李琦京华时报制图覃超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