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达州环保部门官员“烟熏腊肉致霾”的说法,与重庆叫停烟熏腊肉和柴火鸡一起,引来一片质疑。透过这些批评之声静下来分析:烟熏腊肉真当了致霾的“替罪羊”吗?
重庆市环保局表示,近期对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PM2.5来源解析显示,生活污染在PM2.5中占比由10%上升为16%,烟熏腊肉、露天焚烧和数千口柴火鸡土灶燃用柴火等高污染燃料是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这说明,在年关将至之时,烟熏腊肉确实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很多地方来说,污染来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时节,一些生活行为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部分媒体此次对“烟熏腊肉致霾”理论进行攻击的同时,也对焚烧秸秆致霾提出了质疑。而在夏收、秋收季节,焚烧秸秆会在短时间内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去年夏收季节,由于秸秆焚烧加重污染,河南省部分地区遭受雾霾袭击。2014年6月11日,郑州、鹤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周口、驻马店等地为重度污染;三门峡、滑县、长垣、鹿邑达到了严重污染。江苏、湖北、山东、安徽等地也在秸秆焚烧的影响下出现过严重污染。正是因为秸秆焚烧在短期内会产生重大影响,各地才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纳入政绩考核。
与占比较大的工业污染源相比,烟熏腊肉和焚烧秸秆占比确实不高,有媒体就此指责叫停烟熏腊肉和柴火鸡是避重就轻。有报道称,环保志愿者的监测显示,单个腊肉熏制点影响范围基本上不超过50米。以此来证明烟熏腊肉对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按照这样的逻辑,是不是可以说,一家工厂的影响范围就是周边,一辆汽车排放的尾气影响范围才几米,就都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不用治理?政府治理工业污染、淘汰“黄标车”是不是也成了避重就轻,是“懒政”行为呢?
舆论在一边倒地指责叫停熏腊肉行为的同时,没有看到重庆市采取的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际上,在叫停熏腊肉之前,重庆市还启动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控制扬尘“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大气污染防治不能套用抓大放小的路子,而是应该大小一起抓,哪个都不能放过。长期来看,要持续地调结构、转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对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等在PM2.5来源中占比较大的污染源,诚然要常抓不懈,但短期的污染源,同样也不能放过,对秸秆焚烧、烟熏腊肉、燃放鞭炮等,都需要适时治理。同时,与工业污染治理和能源结构调整等相比,治理这些“时令性”污染,成本会更低,见效会更快。
当然,叫停烟熏腊肉,政府还需要用切实的数字和证据来让公众理解和支持,还要找到既能改善环境,又能让公众享受美味的方法。达州市已经开始让市民在规定地点熏制腊肉。虽然还未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但至少已经在行动。
同时,公众也应该有所行动了。提起雾霾,所有人都深恶痛绝。说到蓝天,大家会高呼“保卫蓝天,人人有责”。但提到承担责任、牵涉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人人有责”往往就被遗忘了。不少人认为,雾霾是工业污染的错、是汽车尾气的错、是政府不作为的错,自己只不过吃顿烧烤、熏个腊肉,怎么会引起雾霾?
事实上,一个人小小的举动看起来影响不大,但这些行为叠加起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资源是我们共同消耗的,污染也是我们共同造成的,能改善环境的事情,就算微不足道,我们也应该参与其中。
目前的环境形势已经不容每一个人置身事外,难道我们要一边就着烟熏味的雾霾品着腊肉,一边抱怨雾霾什么时候是个头吗?与其抱怨,不如反思自身行为,不要再为环境污染“添砖加瓦”了。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