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突破的瓶颈——重庆大数据产业调查

2015年02月13日 07:14   来源:重庆日报   

  亟待突破的瓶颈

  ——重庆大数据产业调查(下篇)

  由于缺乏公共数据平台、多数人不了解大数据。目前在我市,主要限于电信、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的部分企业在初步应用大数据技术。如何打破应用瓶颈,推动大数据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广泛应用,是我市下一步需努力的方向。

  大数据应用面窄

  日前,重庆联通启用了“宽带端到端故障性能大数据诊断系统”。这套智能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有了它,用户发现宽带不能正常使用,只需在手机上用APP软件一键发送请求,公司后台的智能诊断系统就能自动检测出故障点,并及时通知专业技术人员上门维修。

  “这并不是重庆联通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孤例。”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下称重庆联通云数据公司)总经理赵新安介绍说,2014年以来,重庆联通云数据公司运用大数据技术研发出了多个创新项目,并已应用在重庆联通售后服务、质量评估和营销等领域。

  另据市经信委软件处负责人介绍,亿赞普、奇易网、神州数码、中兴和九次方大数据等多家市内外公司,也正在电子商务、金融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布局大数据应用。

  “尽管如此,目前我市主要限于电信、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的部分企业在初步应用大数据技术。”这位负责人坦言,由于大数据应用的面窄,推动大数据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广泛应用,是我市下一步需努力的方向。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大数据专家王波对此深有体会。他曾为渝北区加州某大型小区做过智能化顾问。去年,他曾建议开发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该小区打造成智慧社区。不过最后,开发商觉得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只做了普通的智能化保安系统。

  更为明显的例子是,联通西南数据中心运行近一年来,至今只有几十个客户,其中,租用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客户更是鲜见。

  大数据的最大特点是数据量巨大,必须借助云计算服务才能实现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和挖掘。近两年来,一些实力较强的公司,往往通过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打造云计算服务平台。

  “不过,由于投资大(至少在几百万元以上)、对人才、技术要求较高,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众多的中小企业。”赵新安说。

  相比之下,如果租用联通西南数据中心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投资成本仅相当于自建的五分之一。同时,在系统维护、安全保障等方面,企业也不用操心。

  两大瓶颈制约应用

  既然如此,为何在三大行业之外,重庆企业普遍还未走出大数据应用的第一步?

  “这种情形其实与全国一样。”王波认为,由于行业特殊性,电信、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的不少企业,早就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海量数据,具备了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量条件。

  而在这三大行业之外,很多单个的企业都没有形成海量数据。这就需要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企业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据王波调查,目前除了银行业的征信平台外,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行业组织、社团机构层面,都鲜有这样的平台。

  受此影响,一些企业想通过大数据应用做一些事却无法做。“这堪称推广大数据应用的最大阻力。”在王波的印象中,曾经有一家公司想应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一款餐饮APP,为消费者提供数以万计的餐饮消费信息及衍生服务。但由于没有一个开放的全市餐企数据资源平台,这家公司最后只得放弃。

  另一个原因在于,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大数据,甚至连一些标榜做大数据应用服务的企业老板也是如此。

  近日,一家数据分析公司负责人这样向记者描述了大数据应用服务:前不久,公司为一家自助餐厅分析哪些方面最受食客好评,先用网络爬虫技术从大众点评网上抓取了许多点评信息(涉及20多个指标),再经由人工分类,最终得出了结果。

  “这显然不是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王波说,在重庆,类似的企业还有不少。它们利用几台电脑,采用传统分析、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数据,就以为是在做大数据应用。“这个样子,怎么能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

  打造公共数据平台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大数据应用瓶颈呢?

  王波建议,首先应由政府带头,打造开放的政务数据平台,让政府部门之间互联互通,让政府、企业和社团组织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各个行业、企业也要树立起“共享资源、合作共赢”的意识,逐步打造起开放的行业数据平台。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集中采购云计算服务的方式,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逐步解决意识层面的问题。

  事实上,政府已展开了新的行动。据市经信委软件处负责人介绍,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相关部门正在做两件对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其一,是推进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现已确定,我市将依托现有行业部门数据库,整合形成全市权威性最高、开放性最好的三大基础数据库——自然人信息数据库、法人信息数据库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再整合、提炼各行业部门业务数据库,形成应用数据库,搭建起四大公共应用平台(政务共享应用平台、信息惠民应用平台、信用建设应用平台和社会治理应用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分散采集、整合使用、数据共享。

  其二,是将全市数据中心向两江新区集中。主要做法是:国有资金不再投资新建数据中心;逐步“关停并转”国有资金参与或投资的现有数据中心,向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迁移整合;国有资金参与或全额投资的新建(拟建)信息化系统,采取购买云计算服务方式向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集中。

  据了解,目前在我市,不少国企都建有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规模普遍很小,有的甚至只有10多台服务器,难以胜任大数据时代的任务。部分老旧的数据中心,还存在安防措施薄弱、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

  “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国企的示范效应,引导民营企业购买云计算服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中。”这名负责人表示,同时,数据中心迁移整合至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也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为打造开放的公共数据平台创造条件。

  总之,从大数据的本质看,开放、分享应是大数据时代的精神。只有人人都敞开胸怀,才能真正激发出大数据无穷的潜能。本报记者 黄光红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