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想创业,有政府帮扶,有产销保障,致富就不是问题。”春节前夕,为各大超市供货的霍州市芦笋协会会长宋加香仍在忙碌着。近年来,霍州市已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0余家,带动了土地流转5万亩,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渐壮大兴起,引领霍州农业发展适应新常态,打造农业升级版。
宋加香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职业农民之路,起先承包了10亩土地,带领大伙一起种芦笋,实行种产销一条龙服务。6年间,他的芦笋协会共吸纳500名会员,芦笋种植面积已扩大到4000亩,年创经济效益2000万元。
近年来,以煤焦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霍州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总结探索了“农业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农业企业+种植大户 (家庭农场)+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
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 “领头雁”,2014年,霍州市积极宣传现代农业思想,遴选热爱农业、愿意在农业方面创业的“好苗子”,在5个农业乡镇设立培训点,在重点农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一年来,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人。
霍州青年晁剑锋,原本是一家事业单位干部,2012年辞职从农,筹资流转土地2000亩,打造了“三教乡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集“种、养、加、沼”四合一循环种养殖产业,带动周边上百户农民一同致富。去年公司生产的优质“古衙黄”小米,销售超过40万公斤,肉驴存栏量突破600头。
为扶持新型农民创业,政府努力搭建平台。“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便是霍州市斥资3000多万元精心打造的一艘“绿色航母”,园区内种植面积1600亩,年产值达5000万元。如今,在霍州,不少农民特别是一些有知识、有远见的农村青年,一改过去不愿种地、不愿当农民的偏见,越来越关注重视农业,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综合公司等经营主体正在悄然兴起,全市已有农业专业合作社350余家,家庭农场105家。
(责任编辑:庄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