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剑指出租车专营 出租车改革期待破冰

2015年03月04日 11:00   来源:大众日报   

  今年年初,全国多地叫停打车软件的专车业务,引发了人们对于出租车行业相关问题的关注,关于专车是不是变相“黑车”的议论也越来越多。全国两会上,这个热点持续发酵。

  政协会上,全国工商联递交提案,建议尽快废除出租车专营制度,让出租车行业回归市场经济的轨道。

  全国工商联的提案提到,出租车行业的种种矛盾,均缘于“数量管制”制度,出租车牌照是行政特许下的行业垄断资源。提案认为,一般情况下,数量管制一定会带来行业准入歧视,然后催生利益集团和暴利现象,像出租车这样一个技术门槛低、经营水平要求不高的行业,无论如何不应该享受这样的暴利,更不应该让公众为这种“暴利经营”掏钱埋单。

  “在济南,我打过几次车,说实话不好打,还不如坐公交车方便。”3月3日,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侨联主席梁波说,如今他一出门兜里都装着公交卡,“济南城市不算大,五六年前你要有个急事,指望打车去,等个几分钟总能坐上车,耽误不了事。现在不行了,办急事指望打车去不靠谱。”

  自从有了滴滴等互联网约车平台,百姓的出行可以更有计划性:出门前几分钟约辆车,已经成为不少人出行的必选。但对于不熟悉手机操作、没有网银的老年人来说,出行依然不方便;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约车,车辆就那么些,导致这部分人的出行选择空间更加狭窄。

  长期以来出租车行业实行特许经营,意味着凡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出租车司机,除了必要的租车费用、管理费用,还要付出更多:要租车得给“中介”好处费,这个数额在2万到4万元不等,有的还要更多;必须到出租车管理公司指定的地方维修保养,这部分费用也比正常维修保养要高;车到了年限,出租车司机必须买下,又得花将近2万元钱……诸如此类的花费还有不少。

  “出租车的垄断经营,我个人考虑,一开始是因为个人买不起车,只好公司买车租给个人,就和如今的买房按揭一样;可随着社会发展,大家钱包鼓起来了,几乎家家都能买得起车,你还用原来的老观点、老办法管理这个行业,肯定不适合发展需求。”梁波认为,原来人们上班工作,所选的范围就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如今很多人去工商那里登记一下,就可以自己开公司创业,“这和出租车的运营很相似。”

  打破出租车行业的行政垄断也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律师施杰的态度。他认为,政府现在正在力推简政放权,出租车行业特许授权应放开,“一旦放开可能让老百姓更方便”。他对打车软件和“专车”持肯定态度,“正是由于有市场的需求”。

  “出租车的运营管理到了必须要改的地步,但也并不是简单的‘放权’问题。”梁波告诉记者,“放权”很简单,难的是放了以后怎么办,管理能不能跟上,“这是对政府管理职能的挑战。”

  “应该打破出租车牌照的垄断式管理,放开出租车市场,让市场来决定出租车数量的配置。”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至于放开之后如何管理出租车市场,“应该学习湖南湘潭的经验,湖南湘潭实施的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管理、取消份子钱模式等举措都非常值得借鉴。”

  在山东省政协此前作的一项民生调查中,很多出租车司机提出要求“独立”,摆脱公司管理,由市场决定出租车数量,成立行业协会管理。对此,住鲁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王修林有不同看法。

  “我认为出租车牌照不能向市场放开,还是要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来运营。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安全。”王修林委员还认为,“协会是一个自律组织,不能替代监管职能。如果现存的利益各方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去谈改革,那么改革永远不会到位。我认为应该系统地去研究,从行业属性出发去研究,把问题都摆出来。”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