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省长娄勤俭在京接受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陕西日报和华商报4家媒体采访,就丝绸之路、治污降霾、民生发展等话题说陕西行动的新思路。
>>谈“一带一路”
陕西站到开放“最前沿”
记者:丝路战略能给陕西带来哪些发展变化?
娄勤俭:“一带一路”战略是陕西发展的新机遇,让陕西从国家“大后方”站到了开放的“最前沿”。
现在澳大利亚的牛奶、牛肉,可以直接从西安入关。陕西与中亚的交流越来越广,交通也没有障碍。哈萨克斯坦有8万陕西“东干人”,说的陕西话,吃的羊肉泡、穿传统服装,还唱着陕西民谣,语言和交流合作都没问题。中亚需要陕西的现代农业、医疗、化工和矿产技术;我们也为中亚每年培养约1000名学生。陕西正在建设中哈元首苹果友谊园,已经在积极推进。
今年,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又提出计划,希望丝路沿线国家的作家、学者组织起来,共同推动丝路文化传播。
>>谈自贸区
陕西已按自贸区要求在干
记者:陕西申报第三批国家自贸区的优势在哪里?
娄勤俭:在自贸区申报上,陕西的优势很明显,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陕西现在考虑的是,怎么去建自贸区,怎样补好短板,如果基础工作做好了,自贸区获批就是水到渠成。从另一个层面讲,现在即使批了,基础没打好也等于零。现在可以复制的自贸区经验,西安都已经优先复制,从这个角度上讲,陕西已经在干了。陕西也希望尽快达到自贸区要求的水准。自贸区什么时间批,要由国家来看“陕西够不够格”。
>>谈生态环境
须按“山水林田湖”一体恢复生态
记者:今年治污降霾有哪些新思路,如何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娄勤俭:我们一直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摆在首位。去年我们关掉了2000多台燃煤锅炉,关停小煤矿、石灰场、水泥厂,提前实现渭河3年行动目标。所以,陕西人能看到蓝天在增多,山在变绿,水在变清。
但必须看到,包括压煤、抑尘、淘汰黄标车在内,都是治标。彻底解决路还长,完全治理是个长期系统性工程。要治本恢复生态,必须要按“山水林田湖”一体系统性恢复。比如,秦岭沿线所有地方都要负起保护责任;关中水系如何综合恢复,72峪的水如何利用等。
在治理保障上,我们对环保工作有授权、有削权。授权环保部门严格、强硬执法,查到问题直接处理,向媒体公布;削权,指剥离环保部门的建设权、投资权,自己投资建污水厂,自己验收是否达标,肯定不合适。
>>谈创新发展
陕西要有文化自信 把资源用好
记者:陕西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哪些新思路?
娄勤俭:创新发展,首先要用好陕西科教、文化方面的竞争力。陕西要有文化自信。比如,《长恨歌》不是简单的一台戏,借助华清池,开发好骊山,就可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陕西筹划了30个重点项目,目的就是率先将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陕西不光是兵马俑,陕北壶口瀑布、乾坤湾,三国文化的汉中,都有非常好的自然文化风景,现在是没把资源用好。我们要把历史遗迹保护好,把文化传承好,要讲好文化故事,带动产业发展。在科教方面,长期以来,陕西技术都在输出,要让先进技术尽量留在陕西,为陕西发展服务。
>>谈民生投入
每县建体育场 让孩子有地踢球
记者:陕西民生连续“两个80%”投入,在经济下行下是否难以为继?
娄勤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搞好生活。群众生活一年年没改善,嘴上说再多发展都没用。我们还有6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不投入不让他们脱贫,是不行的。革命老区、陕南和陕北山区扶贫搬迁,都是想着改善生活条件。
吃住解决了,就要考虑发展。比如,在保证教育上要舍得花钱,让农村孩子能上学、配营养餐。要让群众有地方锻炼。志丹的孩子,这么喜欢踢球,就要给他们建踢球的地方,我们正在计划让每个县建一个标准体育场,跟学校建设结合。
要考虑利用好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多建湿地公园,也给年轻人有个谈恋爱的地方。此外,执行好一系列政策保障民生,兜底解决好特困群体和底层人群的生活。这些民生投入的实现,都要靠发展。这些年,持续加大投入,主要原因是过去欠账太多。
>>说心里话
做陕西人够不够格 群众说了算
记者:请您给陕西作一个推介,您现在觉得是否称得上“够格的陕西人”?娄勤俭:实际上,再怎么推介,都不如你自己来陕西看看。陕西不仅仅是历史文化,还是个现代时尚的地方。大家用的4G技术系统解决方案来自陕西;半导体等信息产业、航天动力技术等,我们都是中坚力量。
来陕西几年,我自认为已经是陕西人了。我一直觉得,无论到陕西哪里,如果群众都把我当哥们,觉得我像个陕西汉子,达到这个要求就行。至于做陕西人真正够不够格,还得让群众说了算。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