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业迎来“黄金时代” 未来属于“跨界融合”

2015年03月16日 15:23   来源:南方日报    戎飞腾

  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新词:互联网+。此外,一个关键词组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和新科技在给社会、经济带来改变的同时,也逐渐与传统相融合。顺应这一潮流与机遇,全国上下涌起一股创新与创业的热潮。

  对于网络舆论而言,如何关注这一现象?

  ●南方日报记者 戎飞腾

  未来属于“跨界融合”

  对于大众舆论场,“互联网+”是一个新词。而事实上,最早在2013年11月,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就已经提出了这一概念:互联网加上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进行跨界融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了国家战略。

  对此,网友“夏以萱”认为,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经济将进入融合时代,互联网扮演的既不再是10年前还很“非主流”的挑战者角色,也不是近两年所呈现出的所向披靡的征服者姿态,而正进入一个工具化的时代——不过,这一工具并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外在工具,而是内在驱动的核心引擎。正如马化腾3月4日新闻发布会所言,“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评论文章《“互联网+”将“+”出什么?》则指出,未来属于跨界,属于传统行业里懂“+”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懂互联网却不懂传统产业的人。

  无论是何方观点,都认可社会即将进入一个行业变革时期——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吞食一切,变革更多来源于传统行业利用新技术进行的内生竞争,从生产方式到经营模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带来一场大洗牌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所有选手重新起跑,快者胜出。找到了捷径或者积蓄了充足爆发力的中小创业者们,也从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广东网民最关注“创客”

  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4.0……剥去这些新兴词汇的华丽外衣,核心都是创新。3月11日,在国务院办公厅的一纸文件中,中央为扶持大众创新创业送上大红包,提出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国八条”。

  网友“小猪多多”认为,国家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视,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转变”。

  在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中,用户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和主体,而这些大众创新者被称为“创客”。舆论认为,“国八条”的目的正在于为创客们创造有利条件,打通创业与创新的通道,为产业变革不断注入新兴的动力,为“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提供底部支撑。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创客”一词在过去一周内的搜索指数上升了454%,正在成为广受网民关注的热词。在地域分布上,广东成为搜索指数最高的省份,其中,深圳、广州的网民关注度在全国城市中分列第二、四位。

  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国八条”中,提到要加快构建“众创空间”。《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众创空间”是科技部在调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孵化器基地基础上,总结各地为创业者服务的经验,提炼出来的一个新词。

  这一概念的提出,迅速被广大网友视为国家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质支持。“国八条”明确提到,众创空间要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舆论分析认为,过往,人们对创业者的关注多集中在精英阶层,特别是一些从大企业离职的高管或者某个行业里的知名人士。但是现在,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在高层的推动下,草根阶层的创业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今年1月份,全国政协、共青团中央对多省市的青年创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青年创业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包括:融资难、创业团队缺少经验、跟市场的对接问题、场地问题。因此,网友“海上威亚”建议,众创空间不仅应当在场地、资金方面为中小创业者提供实质的支持,还应当提供律师、会计师、专利服务机构等职业咨询组成的高级咨询服务。

  毫无疑问的是,从早两年的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到简政放权行政体制改革,再到如今“互联网+”计划的顶层设计,以及关注大众创新创业的“国八条”,国家对于扶持“草根创业”的思路正在日益明晰,相关措施也逐步落地,草根正在迎来创业的黄金时代。

  ■链接

  “两会”关于翻译那些事儿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削权不是剪指甲”用英语怎么说?

  每一年的全国两会,翻译那些事儿总是会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高翻 “英语流利到帅呆了!”

  互联网+的官方英文翻译是Internet Plus、餐桌污染是food contamination……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新出现的多个新词组的英文翻译开始火了起来。备受关注的,还有那些会场现场进行同声翻译的高翻们。

  昨日,曾经当过多年总理记者会翻译的张璐再次成为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的翻译,精彩的表现再次让网友们好评如潮。总理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她翻译“with the tail wind generated by our Internet Plus strategy”;总理说“(削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她翻译“This is not nail-clipping but taking a knife to one's own flesh”。

  网友@raren33699表示:“在出租车上听见两会的广播,瞬间觉得流利的英语帅呆了,英语好到一定程度真的好酷。”

  “神翻”

  “我读书少,别诓我!”

  除了高翻们精湛的翻译技巧,也有另外一些“神翻译”成为了过去一周来“两会”延伸的热门话题。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唐瑾建议,我国公示语翻译日益普遍,但有些“神翻译”让人哭笑不得,汉英翻译严谨性有待加强。她举出了不少例子:如“开水间”译成“open water rooms” ;“小心滑倒”成了“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小心地滑倒)”;“千手观音”译成“Guanyin with 1000 hands”;“禁打手机”译成“no dashouji”……

  对于这些错误,不少网友认为不可小觑,因为关系到的是城市形象问题。网友@妮卡妮卡认为,这种错误一般出现在本来就没什么外国人的三、四线城市,译文标注形式化,所以错漏百出。也有一些网友觉得无伤大雅,网友@MISS陶陶就表示:“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翻译在生活中成为大家开心的点子,也算是一种价值,不过正式场所就要慎重了。”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