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交由海南省财政厅答复的提案挂在海南省政府官方网站上已有一个半月,这份提案的核心是提请省级财政帮助化解海口市政府性债务。
这份提案编号为0044,题目为《关于提请省级财政帮助化解海口市政府性债务的建议》,由来自海口市的8名海南省政协委员在今年2月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上提出。
查阅这8名政协委员的简介可知,他们均任职于海口市各级机构,其中韩美为海口市政协主席,蒙晓灵、丁竹、叶霞为海口市政协副主席,丁孟芳系海口市文联副主席,邓爱军系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主任、肖慧珠系海口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白志明系海口市人民医院院长。
提案没有披露海口市政府性债务的详细数量,但称海口市政府性债务相对财力而言规模偏大,债务风险偏高。每年全市公共预算资金基本上仅够用于保障正常的运转和少量的重点项目建设支出,债务偿还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债来源单一。债务指标超出风险预警线,连续两年被财政部列入债务高风险提示名单。
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海口市的地方债问题即引起海南团全国人大代表的热议。媒体报道显示,3月7日的海南团审议现场,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曾询问现场的海口市代表:“你们有多少负债?”海口两位代表一开始并没有给出清楚的回答,罗保铭再问:“到今年年底要偿还的负债是多少?”对方给出的数字是80亿元左右,罗保铭继续问本息各是多少,对方回答说需偿还的本金60多亿元,利息15亿元。
“海口的政府负债已经超过警戒线,省政府应该约谈市政府。”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符兴在审议现场提出这一建议,在会场的海口市长倪强则小声回应说:“已经约谈过了。”
在今年的海南省人大会上,2014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海南省政策性债务余额1719亿元,其中省本级560.7亿元,占32.6%;海口665.1亿元,占38.7%;三亚等其他市县493.2亿元,占28.7%。省会海口的政府性债务占了全省的近四成。
海口市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政府性债务?为何要省级财政加大帮助海口化解政府性债务?韩美等8人联名的提案认为,海口市作为新兴的省会城市,承载着全省很多公共服务功能,而且作为进出岛的交通枢纽,市政路网等也更多地服务于全省各市县。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功能不匹配,自有财力不足以满足建设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只能充分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抢抓机遇举借政府性债务来逐步完善城市功能。
提案说:“公共设施的改善惠及全省,产生的税收为中央、省和市级财力的增长都作出了贡献。长期以来,海口主动承担责任,所举债取得的成果为全省人民共享。换句话说,海口发展越快,为全省做的贡献就越大,但自身要承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成本就越高,沉重的债务也要由海口独自承担。”
另一重要的原因则是,海口市在短期内依靠自身发展已难以偿还债务。
提案认为,由于海口是新兴省会城市,刚刚完成打基础、修跑道的工作,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还需一个过渡期,但现在已进入偿债高峰期,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刚性需求和偿债支出的双重压力,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建设需求和迫切的还款压力日益加大。在整个国际旅游岛中,受自然资源禀赋所限,海口的经济发展优势不明显。在整个南海战略中,受地理因素影响,海口的位置也不突出。加之目前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等因素影响,当前或近期财政收入很难实现大幅增长,靠自有财力偿还政府性债务基本不可能做到。而且目前省对市县的分税比例中,分给海口市的比例低于其他各市县,转移支付机制规模也相对较小,留到市级的部分就更少,要化解债务防范财政风险还需要上级财政的支持。
韩美等8名海口市的省政协委员因此建议,海南省在置换和发行债券时应向海口倾斜。“省财政在分配置换债券额度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时向海口市倾斜,将1/3的配额分配给海口,以便帮助海口调整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通过借新还旧暂时缓解我市的偿债压力。”
除此之外,提案还要求在财政体制上给予海口与其他市县同等待遇。提案认为,鉴于海口市自身的财力状况,在下一步财税体制调整时应充分考虑省会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和财力困难等因素,将省对海口的分税比例调整为与其他市县相同比例。同时,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加大对海口的支持力度。
海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此份提案已于3月10日转交海南省财政厅处理,并要求海南省财政厅于2015年6月30日前对提案作出答复。
3月1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韩美等人的提案向海南省财政厅提出采访请求,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能得到海南省财政厅的回应。
记者 任明超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