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志愿军老兵:想着去沈阳看战友就忘了身上伤痛

2015年03月26日 17:18   来源:新民晚报    姜燕 王文佳

  本报记者 姜燕 王文佳

  昔日英魂终归故土。3月21日,中国第二批6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隆重安葬。每年清明前夕,中韩双方都将进行一次常态化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去年首批437名烈士已重回祖国的怀抱。

  战友回家,最欣慰的当属志愿军老兵及其家属。“这么多年,总算回来了!”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慨。据民政部统计,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197653名。其中,大多数烈士长眠在异国他乡。

  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回来一样

  ■ 受访者:饶惠谭烈士之子饶政刚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会很激动,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回来一样!”今年63岁的饶政刚说,他的父亲饶惠谭烈士1953年3月牺牲在朝鲜战场,长眠于沈阳。

  饶惠谭烈士牺牲时是23军参谋长,也是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军衔最高的3名烈士之一。当年,上级征求他本人意见是去上海警备区任参谋长还是去朝鲜前线的23军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战场。1953年1月14日,他抵达朝鲜战场,3月24日做完作战计划不久,不幸在一次空袭中牺牲,年仅38岁。

  “父亲走的时候,我1岁,小姐姐3岁,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母亲只有28岁,在国家的帮助下,将我们4个孩子抚养成人。”饶政刚说,父爱的缺失是他一生最大伤痛,自儿时起,每每看到小伙伴们一身军装的父亲时,他总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哪怕是被父亲训斥也是好的。”

  父亲去世后,母亲每10年就带他们兄妹去一次沈阳祭扫。“那时候经济条件差,交通也不方便,只能很长时间才去一次。”饶政刚不无遗憾地说,工作以后,他每逢清明节基本上都要去扫墓,有段时间经常到东北出差,一有时间就会去父亲坟上看看。

  去年,饶政刚应邀参加了首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安葬仪式。

  “不要说别人,就连我的儿子对那段历史都不甚了解。”2011年起饶政刚开始着手整理资料,撰写父亲的故事。在整理资料时,他对父亲那一代人舍身忘我、保家卫国的精神有了切身的体会。2011年,他回老家湖北祭祖时,与家中亲戚拉家常,侄子从屋里搬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原来很多都是父亲写给母亲、兄长的家信,有一封还是父亲从朝鲜战场上寄回家的,这应该是父亲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

  发黄的书信一页页翻开,峥嵘的岁月一点点回来,父亲隽逸有力的钢笔小楷,再现朝鲜战场的真实情景:

  “虽然这次入朝正值天寒地冻、久冬腊月、风雪交加,在敌机频繁轰炸封锁交通要道之情况下,我们仍然十分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现在我们志愿军全体同志都在为打更大的胜仗、消灭更多的敌人而努力着。我们在前线杀敌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母亲和兄嫂是光荣的家属,应当努力生产为建设新中国和支援前线而努力。”

  饶政刚说:“以前觉得电影电视上讲的不真实,直到看了父亲这些书信,才第一次体会到那时他们的思想境界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切都奉献给祖国。也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会放弃上海的生活,选择去了艰苦卓绝的朝鲜战场。”

  想着去沈阳就忘了身上的伤痛

  ■ 受访者:志愿军老兵陈浩泉

  在85岁的志愿军老兵陈浩泉的眼里,朝鲜战争的惨烈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次大战,“我们的装备不太好,供应也时常跟不上。”特别是1952年之前,多数日子的伙食就是一把糙米粉配一把雪,难得能吃上一块压缩饼干,咬都咬不动。派不出飞机,制空权被美军控制,乘坐的嘎斯车全是苏联赞助,木质车帐篷顶,成本低,也不禁打。23岁,陈浩泉在战场上负伤,从此与拐杖为伴。

  那是1953年的一天,陈浩泉带领一个志愿军文工团小分队到前线做战前工作。和往常一样,四个口袋里装满了纱布药水,跳上了嘎斯车。就在那条志愿军前后方的必经之路上,司机看准时机狠踩了一脚油门,美军的飞机很快发现目标俯冲轰炸,一枚炮弹不偏不倚砸中了汽车。陈浩泉腰部中弹,失去了知觉。“醒来时已经躺在朝鲜的战地医院了,弹片插入体内,左腿神经受到影响,在朝鲜躺了半个月没法医治,我就被送回了北京。”

  当年的好多老战友,都不知去向,只有一叠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照片还保存着些许战友的回忆。陈浩泉转身打开了书桌正中的抽屉,拿出几张照片,“这个小伙现在就找不到了,我只知道他姓杨,山东人,那年只有16岁。”陈浩泉说,自己有时候闭上眼睛还会想到他们。所以他要去看看,看看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失踪的战友,还要带着健在的老战友一起。“下星期我们就要开会,到时候我一定要和他们好好合计合计。”

  陈浩泉说的“我们”,是外滩街道的十几名志愿军老兵。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组建了一个优抚之家,每个星期聚在一起讨论学习,回顾历史风云,探讨国际时事,学习领导讲话。除此以外,他也是永福园“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广场联络组”的副组长,平时,他最大的精神动力就是寻找散落在各地的志愿军老兵资料。

  “我要到沈阳去看看他们。”志愿军遗骸回国的消息让陈浩泉久久不能平静。当年在战场上落下了五级伤残,腿只要一打弯儿就疼,但是这些日子他激动地在心里盘算去沈阳祭拜的行程,早已忘记了疼痛了。

  “他走了,我帮他去参加聚会”

  ■ 受访者:志愿军老兵毛冲林遗孀陆小玲

  “他最关心报纸、电视上志愿军的消息,剪报收集了有那么多!”76岁的陆小玲伸开双臂比划了一下。她说,丈夫生前订了4份报纸,每天仔仔细细地看,看到关于志愿军的消息就剪下来,有一份《文化艺术报》经常刊登志愿军的消息,他最爱看。毛冲林生前珍藏的这些宝贝,去年冬至周小玲全都在他墓前烧掉了。“让他在那边也能看见。”周小玲神情黯然地说。

  毛冲林是上海宝山人,21岁报名参加志愿军,1951年5月开赴朝鲜战场。战后回国。他在朝鲜战场上3次负伤,一次是子弹擦着头皮呼啸而过,将帽子打飞,幸好毛冲林个子不是那么高,才捡回条命,只在头顶留下一块伤疤;他所在的部队曾被派挖坑道,整整持续14个月,因为怕空袭不敢出来,在阴冷潮湿、充满灰土的坑道里,毛冲林患上了严重的肺病,最后不得不送到后方医院抢救;还有一次,毛冲林和战友埋伏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雪地里,他的双脚硬生生地被冻坏,留下终身损伤。

  虽然如此,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幸运,能够活着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而他千千万万的战友,却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一位班长,当时两人正在并肩巡逻,一发炮弹袭来,毛冲林躲开了,班长却被击中牺牲。毛冲林生前感叹“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就从你身边被夺走了生命,那时才真正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毛冲林和战斗英雄邱少云同在一个班,他也常常怀念这位战友。

  去年得知在韩志愿军遗骸要回国,他早早看好时间,坐在电视机前面等着收看交接仪式。“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的,生怕漏掉一点点。看的时候,他的眼睛盯着电视,一边看着,一边流泪,说‘总算回来了,总算回到中国来了’!”周小玲说,丈夫对志愿军战友的感情深厚而真挚。

  因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毛冲林到晚年也没想过买墓地。前几年看到报纸上刊登上海奉贤永福园专门设置了志愿军老兵墓地,他和妻子转了好几趟车去看。“他看了心里很有触动,我知道他就想以后和战友们在一起。”周小玲说。去年丈夫去世,她去看墓地,颇感为难,所幸永福园有为立功的志愿军老兵优惠的政策,减免近2万元,使得毛冲林如愿以偿。为此她深表感激,“这说明,大家都记得他们的功绩,社会没有忘记这些人啊!”

  去年,毛冲林得知鲁迅公园每年4月9日和9月9日有志愿军老兵聚会,便带着妻子参加了一次。“今年虽然他走了,我还是准备去看一下战友。”周小玲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