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县滨海工业区位于绍兴市区最北头,临近曹娥江入海口,这里是绍兴柯桥区经济命脉纺织行业的大本营,也是环杭州湾工业带的重镇。沿着滨海大道往北隶属于柯桥区的马鞍镇,由于临近入海口,被称为海涂区,自古少有人烟。如今虽已竖起了大量烟囱厂房,但建设仍显得有些粗犷。
5年前,柯桥区开始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先后已有三批共96家印染企业签约集聚滨海,两期40只集聚项目(52家企业)相继动工建设。其中,“东盛”、“东方时代”、“英吉利”等13家企业先后投产。“现在柯桥区的印染集聚还在成型阶段。”绍兴市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建设办公室一赵姓副主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企业集聚后成本激增
“几年的工作下来,与之前预定的5年内80%印染企业集聚相比,集聚的进度还是显慢。”上述赵姓副主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客观因素主要是土地审批的推进。目前,印染企业进驻的工业化用地需省级部门批准,每年区域内土地审批规模有限。今年有望将已签约的44家企业保证落实,其他需要入驻的企业将等到明年再争取。”
另一方面,赵副主任也坦言,从主观上来说,搬迁所带来的巨额成本及经济效益难以保证,是很多企业停步不前的原因。绍兴东方时代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时代)是最早进驻印染集聚区的印染企业之一。2010年,东方时代作为第一批意向企业与印染区签署协议,经过4年建设,于去年正式投入生产。“2014年,我们正式从原来钱清镇的旧址转入集聚区,搬迁建设费用前后共投入两亿元,一开始计划是1亿元左右,最后在基础设施铺设方面,为了达到标准一改再改,成本基本翻番。”东方时代公司老总告诉记者,基本上所有入驻企业投入费用都在1.5亿~3亿元之间。
在巨额财务投入之后,入驻集聚区的企业面临成本激增。东方时代公司老总说,“首先,进入集聚区必须使用清洁能源为燃料,而烧天然气相比以往烧煤的成本至少翻三倍。以东方时代为例,每年能耗成本增加两千万元;另外,印染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以往我们都是直接从河边取水,费用极低。但进入集聚区,使用的工业用水价格一块多一吨,这些成本几乎都在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由于滨海地处偏僻,工业区内几乎没有现成的居住场所,所有的工人都需要外招,导致人工成本上涨。“这几年来涨工资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搬迁之后,为了安抚工人,再提薪酬也是必须的,以往吃住自理,现在则要吃住全包,算一算,每人每年至少增加一万元成本。以一家500人规模的印染企业来算,至少就是500万元的成本增加。”东方时代公司老总表示。
他还说,按照现有的巨额成本投入,跟区域内其他未进入集聚区的企业比,根本没有优势。本身印染行业就存在价格偏低现象,要存活很难。“我们欢迎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进入集聚区之后,我们工厂在环保设施的投入改造上可以说是一步到位的。相同的排放成本下,我们的产能会有大的提高,环保问题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企业只需要专心搞好自身的建设。”
对此,另一家入驻滨海工业集聚区的印染企业老总也表示,从今后的大趋势看,环保压力会一年年增加,搬新之后整个工厂的环境跟原来变化很大,相比起来,以往的设备升级多是小打小闹,土地、基础设施有限,无法实现全面的系统升级;设备更新以后,单位能耗下降,工艺更先进,同样的污染排放可以生产更多产品。“这几年来,身边的许多印染企业朋友的理念也在逐步改变,想方设法进入集聚区,改造设备,消除环保顾虑。”
配套工程降低环保成本
对于印染集聚区企业的观点,赵副主任表示,实际上印染集聚的提出,初衷是为了让环境受益,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企业,“以往绍兴印染行业存在小散乱的情况,从环境治理的角度讲,政府和环保部门只能靠堵。发现污染去治理,而企业受限于原有的土地、基础设施资源,无法大规模地进行设备淘汰升级,很多小型企业更是无力投入资金进行升级。目前,政策上鼓励印染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要进入集聚区排放标准需要达到一定规模以上,不达标的就几家联合,小的拼成大的再进入,以减少印染企业数量。”
对于新搬进集聚区的企业,赵副主任告诉记者,政府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限制其排污:一是在签订协议时,政府规定,由相关印染行业协会核定设备的搬迁,一些不达标的老旧设备不允许搬迁;二是投产以后,根据协议,由协会核查完毕保证排污设备达标才会颁发土地证、生产许可证等一系列证照。
今年2月,柯桥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到2017年基本完成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全区50%以上纺织印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主要产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单位增加值用水量、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指标明显下降。
同时,《意见》明确了全区印染企业空间布局划分为集聚区、提升区和退出区。其中集聚区位于滨海大道以东至曹娥江,北七路至北十一路,该区内企业须严格按照绿色生态示范园区要求,从设备、工艺、产品和管理等环节切实发挥节能、环保、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滨海工业区除集聚区之外的区域(萧绍海塘以北)列为提升区,该区域内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环评、能评等核准要求组织生产,进一步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并在“十三五”期末,达到集聚区的生产标准和管理要求;其他区域为退出区,到“十三五”期末,该区域内原则上不再保有印染企业。
据悉,目前,柯桥区尚有67家未签约的印染企业位于退出区。政策规定,退出区企业相比集聚区企业,将承受更多的环保压力,比如实行差别化排污指标削减政策,由集聚区外的企业先行承担。
2010年下半年,柯桥区投资3.26亿元建设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预处理工程——柯桥区江滨水处理公司。主要承担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污水集中预处理任务。有效解决了柯桥区印染企业分散预处理产生的污泥二次污染问题。集中预处理后的污泥,由配套热电联产项目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正是通过这一污水处理工程的配套,集聚区企业受到的环保压力将被区别对待。赵副主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有污水处理厂作保障,集聚区内企业可以按照原有的污水排放标准,通过管道进入水处理公司进行再处理,减少了环保成本。通过这一措施,将集聚区和其他区域的企业成本拉近,这样倒逼这些企业选择转型退出或是升级进驻。
企业称转型不易升级也难
究竟“进”还是“退”?记者采访中得知,不少企业表示,对于经营多年的大部分绍兴“印染人”来说,想办法继续办下去仍是首选。“转型不是没想过,但确实找不到方向,缺乏能力和经验,这几年反而有不少大型企业因为涉足房地产等其他产业而破产。”一家印染企业的老总表示,2014年,绍兴五洋印染、越红控股等几家纺织印染企业均因房产项目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重组。
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主也表示,目前的印染行业仍处于低谷,大环境不景气,技术能力有限,行业竞争的压力等使得企业仍需依靠节约成本来换取效益。“首先是整体环境不行,以往柯桥轻纺城的重要支柱外贸行业上不去,导致整个前端产业的低迷,能源、人员、原料染料等成本又不断上涨,整个产业处于低谷。”东方时代公司老总表示,“另外,行业缺乏规范的现状需要改变,以往印染企业过多,小、散的局面通过集聚将有所改观,但产量不会少。因为现在主要的厂家仍在追求合作合并进入园区,下一步如何实现规范的行业秩序,杜绝以往技术抄袭、薪酬混乱的局面,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此外,在技术的更新研发上,不少企业也反映,要企业自身加强研发实现突破性升级很难,“跟印染行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可能有20年差距。”一名赵姓企业老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我们使用的码布机可能仍是20年前的产品。我们去日本考察,看到一家印染企业所使用的码布机全部靠自己研发,这在国内几乎没有,我们表达希望进口的意愿后,得到的答复是作为自主研发产品,对方企业不提供设备出口。即使要卖,价格折合人民币在130万元左右,而国内一台设备的价格仅十几万元,这样的设备我们也无法模仿,因为很多基础材料,比如钢材无法达到类似的精度,零部件的加工无法达到要求,即使能做成,价格也相当高。例如上述日本企业的设备,如果我们自己来模仿,很多材料都需要进口,拼装价格在200万元以上。日韩国家的纺织企业许多都以生产功能性布料为主,我们仍以低端的服装类为主,想要转变,设备跟不上仍是根本,基础工业和纺织技术人才方面的短板还很明显。”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