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北京发布《京津冀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存在不均等化严重的问题,这制约了三地的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资料图)中新社发 宋榕榕 摄
16日在北京发布《京津冀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存在不均等化严重的问题,这制约了三地的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而公共资源配置与现有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直接相关,与地方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亦相关。
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这份蓝皮书全称为《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已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但是面对显而易见的发展落差,三地如何整合协同,这是这份报告的关注重点之一。
报告指出,京津冀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资源,近年来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升。但从总体来看,京津冀在义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化严重、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各省市之间流转衔接程度低等问题。而三地公共服务的落差更影响了要素流动、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
报告举例称,从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状况来看,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6022元、12456元、2860元,其中北京、天津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是河北的5.6倍、4.4倍。
从京津冀三地拥有的医疗机构数量看,北京有51所三级医院,约占华北地区三级医院总数的24%,2013年三地每百万人口拥有三级医院数分别为3.2家、2.9家、0.9家,北京是河北的3.56倍;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研究报告,北京外来就医人员中来自河北省的数量最多,约占23%。和京津相比,河北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特别是基层农村医疗资源尤为薄弱。
从教育资源来看,北京、天津的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密集,名校多。相比之下,河北省现阶段的公共教育事业与京津差距较大,且河北省内部各区之间差距较大。三地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不平衡的现象突出。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分别为3038元、2680元、1188元,北京是河北的2.56倍。
“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困境
报告认为,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产业及功能在区域内的合理布局,也是导致超大城市人口过于膨胀、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难以形成多中心城镇格局的重要原因。
从更深层次来看,报告称,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是由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与现有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直接相关,与地方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有关。
对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导致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利益纽带”这一观点,报告进一步给出了三点原因:
一是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区间竞争加剧、合作不足,从根本上激励各地区追求本区域发展而忽视相互间合作。产业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对于转出地政府而言就意味着税源的流失,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为了获取更多的税源和财政收入,税收优惠是各地吸引企业投资的普遍做法,因此税收优惠形成税收洼地是地区间竞争的重要形式。
二是现行财政体制是产生“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的制度源泉。这种制度导致了地方政府为保证城市或地区的正常运转,必然要考虑自身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居民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各求发展的模式,是地方政府产生“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的制度基础,是导致行政区之间经济落差大,甚至在大都市周边形成“贫困带”,始终未能形成区域合理分工、共赢发展的制度性原因。
三是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畸形。地方政府热衷于建制造业产业园区,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原因在于,一些大型知识型服务行业,虽然大量占用着地方资源,而产生的税收却由中央统一收缴,在当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影响了地方政府发展大型知识型服务组织的积极性;与制造、加工有关的企业税收都是地方税,导致每个区县都搞开发区,到处冒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针对三地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这一问题,报告也开出“药方”:公共服务领域的协同创新,应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区域功能、区域人口和面积等客观标准,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构建京津冀跨省市公共服务分担与统筹体系。(完)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