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昌屡现骑行者路边乞讨 网友教你辨别真假驴友

2015年04月22日 11:16   来源:中国江西网    谢子玥

  身背登山包、头戴自行车头盔,穿品牌运动服,身旁是崭新锃亮的专业自行车,一身行头数千元。4月21日,据网友“阿斌Boyi”微博爆料,南昌金沙二路有3个“落难驴友”摆摊乞讨。路边有不少市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而网友们对其真假表示质疑。

  记者从网上搜索发现,这3名“驴友”的求助方式,与南昌前不久多处出现自行车“驴友”向市民讨“饭钱”,及外地媒体曝光的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这里提醒网友,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多个心眼,以免上当受骗。

  骑行者敲车窗讨要路费 网友欲打110求助竟跑了被疑是“骗子”

  昨日,网友“阿斌Boyi”在微博爆料,在南昌金沙二路遇到几名骑行者敲车窗讨要路费,该网友质疑“莫非是骗子”。

  记者查询关键字发现,自去年年底11月起,南昌网友遭遇受难“骑行者”的信息在微博屡屡出现。网友“奶茶CC”微博称,去年11月16日,她在丁公路遇见2名骑行者,举着牌子写着求助等字样,他们中有的向过往路人讨要路费,有的会敲来往车辆车窗。

  “他们说话是北方腔调,说是来自济南,一路想骑行去香港,但到了南昌就没钱了。”该网友告诉记者,据这两位骑行者称,他们3个月前从老家济南出发,13日到南昌,发现带的钱不够了,已经两天没吃一顿饱饭,“无奈”才丢了“骑行者”的面子,在大街边乞讨。但令人奇怪的是,当有人准备拍照传微博求助时,他们却上前阻挠。有的市民帮他们拨打110求助,他们竟骑车跑了。

  警方:尚未接到此类报案 遇骑行者乞讨不妨问问户外常识

  对此,南昌县昌南新城派出所也回应称,目前并没有接到类似报案。除了此类落难驴友求助之外,问路、聋哑人募捐、讨路费回家、学生迷路等变相乞讨者也多有存在。民警提醒市民,如果碰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核实求助者身份。例如落难驴友,不妨询问他关于户外的一些常识,如果回答不上来别信。同时,警方也提醒,献爱心有很多种方式,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去捐献,以免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

  网友支招教你辨别真假驴友

  那么如何才能辨别“驴友”的真伪呢?一位有过多年骑行经历的网友称,自己在旅途中也曾遇到过路费花完的情况,但总能通过向亲朋好友求助来解决路费问题,“实在没办法,也可以去当地警察局求助警方。另外,他们衣着太干净了。”该网友说,专业的骑行驴友骑行各地之后不会有这群人整齐干净的着装。

  网友“陈小静”:判断真假驴友可以看他的背包,如果他们长时间站着或者半蹲着,也舍不得把胀鼓鼓的背包卸下,估计背包里是空的,因为真驴友的登山包是相当重的。

  网友“骆家庄”:我是骑友,一般出远门都会带上银行卡,可以叫家人转账,所以基本不会没钱,不客气说,外出骑车基本是衣食无忧,讨钱没可能。

  网友“张VS章”说:“大家看到驴友路边行乞的,应收起自己的同情心,不予施舍,最好是能够报警。而对于喜欢户外旅游的驴友,更应该站出来揭穿他们的伎俩,免得损坏了驴友这个群体的声誉。”(记者 谢子玥)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