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改加速 三大重头戏年内或落地

2015年05月07日 21:09   来源:搜狐财经   界面

图片:网络

  境内外双向投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金融市场“国际板”等三项金融改革重头戏,有望于今年在上海自贸区内率先落点试行。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透露了上述消息。

  试点境内外双向投资

  郑扬表示,上海正在推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办法,使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个人能够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并启动合格个人境外投资(QDII2)试点,同时提高个人购汇额度,或将从每年5万美元逐步放宽至20万-30万美元等值外币。

  对于“符合条件”和“合格”的界定,目前还未有最终方案确定。一位参与上海自贸区金改方案制定的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最初草案的建议是,有经营记录、税单、实际注资等证据表明已在自贸区内运行一年以上,以及在自贸区内纳税一年以上的个人。

  个人境外投资一直是比较具有争议的改革措施。此前,温州在2012年推出的金改方案中将其纳入,但并未见有实质增量。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波指出,温州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且大部分早已通过各种“地下”渠道在海外拥有资金账户,因此个人境外直投在温州实施的意义不大;但上海有大量的企业总部,资金量集中且远大于温州,有巨大的潜在增量,而且,由于资金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个人境外直投的放开不应会导致资金外流的爆发。

  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自由贸易账户被视为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最受期待的一项改革内容,2014年6月正式推出,先期在金融机构试点。

  根据自由贸易账户的业务范围,上海自贸区内的居民和金融机构能够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帐户,并能够在这些帐户上进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账户、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以及其他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可自由划转;同一非金融机构主体的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因经常项下业务、偿还贷款、实业投资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跨境交易需要可办理资金划转;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区外的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流动视同跨境业务管理。

  4月22日,央行上海总部宣布正式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首先将为企业提供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外币服务,标志着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的正式启动。

  郑杨表示,在此基础上,上海要继续先行先试,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外币外债、证券投资等功能,尽快实现本外币一体化,也为其他三个自贸区的探索积累经验。具体而言,将考虑券商、保险公司接入自贸账户体系,对此,人民银行、外汇局已经做了多次评估。

  渣打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庄澔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更多企业将能通过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全球业务发展格局。

  而据官方统计,由于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自贸区内企业的融资成本约为4.5%-5%,比区外降低15%左右。

  此外,前述参与方案制定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个人版”自由贸易账户也可能在3个月内推出。

  金融市场国际板加速

  上海自贸区在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增加交易品种和工具等方面,今年也将有新突破。

  郑杨透露,原油期货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启动,保险交易所也有望在今年获批筹建。

  据媒体报道,上海自贸区黄金国际板推出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交易量已达到1026吨、2243亿元。除此以外,上交所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板块、全国性信托登记机构建设等项目也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正在持续推进之中。

  陈波表示,今年自贸区金改的步伐比意想中明显加快,或与亚投行的顺利推进不无关系。而上海自贸区经验逐步向外推广复制,也有助于中国更好对接国际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