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17岁女孩网购受骗不甘 偷钱1.6万买苹果手机

2015年05月11日 11:26   来源:武汉晚报    万勤 李鹏程

  优越的家境养成任性的性格,因网购到一部山寨版的苹果手机,为了报复,17岁的女孩多次利用自己担负网吧收银员之机顺走钱款共1.6万余元。昨天,这名多次监守自盗的女孩子被江夏警方逮捕。

  3月5日凌晨4点,江夏纸坊派出所接纸坊街熊廷弼大街一网吧网管报警称:一名自称姓詹的女孩来网吧应聘收银员,趁网吧另一工作人员不备,将收银台内的5000余元营业款盗走,现去向不明,当时未出示身份证。

  民警通过对方留下的姓名经过侦查,于4月29日上午11点,在江岸区一网吧发现并传唤了嫌疑人。17岁的詹某是家中独女,优越的家境让她变得十分任性,对父母的管教十分叛逆。

  詹某高中毕业后到黄陂一家网吧做了收银员,今年1月,她拿着刚发的两个月工资花5900元网购了一部苹果6手机。开机后发现是安卓系统而不是苹果系统,詹某觉得自己的钱打了水漂,于是萌生了借机偷营业款再买一部手机的念头。

  一天晚上,她趁老板不在从1万多元的营业款中抽出6800元悄悄逃离。她在汉口大智路买了一部苹果6手机,怕家人知道,换了手机号后住在外面酒店不敢回家。网吧老板事后联系了詹某的母亲,母亲担心此事影响女儿声誉,赔钱私了。

  詹某见风平浪静,用剩下的钱在外面吃喝上网,跑到江夏朋友家里玩了一个多月,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3月初,詹某到纸坊熊廷弼一网吧应聘,老板见她没有身份证就让其明天带身份证过来。詹某以陪收银员熟悉业务为由没有离去,凌晨时分,詹某见收银员不在、网管上楼去了,便从抽屉里偷了5600元离去。

  她到广埠屯买了一部苹果6手机,剩下的钱用于吃喝住店上网,钱花完了才回到家里。从妈妈嘴里得知第一次偷营业款的事家人已经帮其赔钱了断,詹某非但没有觉悟,反而认为家人应该如此。詹某在家没呆几天又到黄陂街另一处网吧应聘,上了两天班后再次偷走4300元溜走,用1300元买了一部二手苹果手机,随后吃住在江岸区一家网吧里,直到警察找上门来。(记者万勤 通讯员李鹏程)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