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太多,开证明花费社区工作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
与职能部门信息无法共享,社区工作人员只有靠走访,凭经验,甚至依靠从电视剧或心理学书籍中学到的常识来判断“证明的真实性”。
“为了开证明,我们社区的每个工作人员业余都要研究心理学。还追过《don't lie to me》这样分析人撒谎时微表情的美剧。”成都市双流某社区的综合治理办公室内,社区办公室主任陈明(化名)说,自己所在的社区,平均每个月要开出的证明为90份左右,工作人员不可能对辖区每个居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很多证明的开出,需要工作人员在调查之外再作出主观判断。“我们没法和各职能部门做到电子信息共享,也无法保证居民在开证明时不撒谎。”
信息无法共享 追美剧识别谁在撒谎
“比如说一男一女来社区,说自己的结婚证损坏了,要开夫妻关系证明。但民政局的信息平台社区是无法共享的,我们该怎么判断?”陈明说,常规的做法是,找到对方所住小区的物管、楼长或邻居来了解,但还是有风险———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真夫妻么?
陈明说,为了让开出去的证明风险更小一些,他们都学习了心理学,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判断对方是否撒谎的经验:例如肢体动作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
社区工作人员在下班后,还会专门找关于心理学的电视剧来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美剧叫《don't lie to me》,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别对我撒谎”,讲的是通过人说话时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表现,来判断这个人所说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看完剧情后,大家在一起讨论的并非是里面的故事情节,而是某个心理学专家,又通过哪些细节判断对方撒了谎。
陈明举了一个例子,上周有一个50多岁的社区居民来,让我们给他补开一个“独生子女”证,用途不明。交谈中,这位居民一会儿声泪俱下,一会儿暴跳如雷。“我感觉这个人是在撒谎,因为他的情绪变化太激烈了,有点像是‘演’的。”陈明说,由于其子女已迁至外地,户口本上的信息,早已无法证明;也无法通过邻居来证实。“但我们正是抓住最初的怀疑,通过进一步大量的调查,最终证实了他果然是在撒谎!”
“奇葩证明”太多 社区开证明犹如“破案”
4月17日,一名40多岁的男子走进社区办公室,男子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我要开一个‘摩托车卖废品’证明。”陈明一边仔细观察着来者的神情,一边说:“机动车报废是归车管所负责的,你咋会来社区开证明嘛?”男子赶紧跨了一步,走到陈明面前说:“我也是没得办法了,不开这个证明,我的驾照就审不过去了。”说着男子递上了自己的驾照和身份证。
身份证上显示,男子叫张林(化名),是社区所辖某小区的居民,张林说,自己有一辆骑了近10年的二手摩托,这两年摩托车修了坏坏了修,自己觉得实在没法再修了,就找到一家废品站,当废品论斤就卖掉了。张林说,可是到了审驾照的时候,如果没法证明摩托车的去向,就不能给其审核通过。
在张林说这番话的时候,社区主任陈明上下打量着张林的衣着和说话的姿态,随后又按照张林居住的地址,联络了其所住小区的物管和邻居。邻居们证实了,张林之前确实有一辆骑了很多年的“老”摩托。小区里邻居们对张林的评价是“人老实,好相处”。
陈明在心里权衡着这个证明是该出还是不该出。他和办公室的小李交换了一个眼神,小李在询问张林驾照情况的时候,把陈明刚才问过的一些细节又问了一遍。张林一一回答,并且没有出现不一致的信息。
最后,社区还是给张林出具了这张“摩托车卖废品”证明。陈明翻出一张材料,上面写着“社区居民张林(化名),已将车牌号为×××的摩托车卖给废品站做废旧金属处理。”证明上签着张林本人的名字,并注明了年月日。社区工作人员李女士说,自己是没办法印证这笔交易的,因此只能由张林自己写声明并加盖社区章的方式开证明。“实际上这是一个自我证明,但社区要共担风险,所以要判断对方是否说谎。”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