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出炉 陕西神木排名第七位

2015年06月03日 13:57   来源:新华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工业百强县(市)分布广泛,以东部地区为主,分布于19个省份,其中山东23个,浙江19个,江苏12个,位居前三。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绍兴县、神木县、准格尔旗、瓦房店市、龙口市。

  报告认为,从工业增速来看,全国多数县域工业经济增速面临较大幅度下滑局面。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市场需求普遍不旺,工业产品价格低迷,企业订单大幅滑落;劳动力供给不足使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趋势明显,成本压力持续加大。

  报告建议,分类推进,加快形成新型县域工业体系;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普惠性政策,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带动示范效应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报告建议,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县域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实现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网络制造以及柔性制造的方向变革;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网络化制造模式,实现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的企业集群。

  报告全文如下: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为全面了解我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课题组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工业运行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构建了包括基础条件、运行绩效、发展活力3个要素和14个具体指标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全国1719个县(市)的统计数据测算出各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排名前100名的县(市)即2014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课题组对全国工业百强县(市)作了统计分析和部分实证调研,报告如下:

  一、统计特征

  (一)工业百强县(市)分布广泛,以东部地区为主 2014年工业百强县(市)分布于19个省份,其中,山东23个,浙江19个,江苏12个,河南8个,福建、辽宁各7个,内蒙古、湖南、河北各4个,陕西、湖北各2个,安徽、新疆、天津、四川、山西、江西、吉林、广东各1个。山东、江苏和浙江领先优势明显,排名前四位的工业百强县(市)均位于江苏,山东拥有工业百强县(市)的数量最多。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百强县(市)分别占总数的74%、18%和8%。

  (二)发达县(市)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联动发展

  综合指数位居前10名的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绍兴县、神木县、准格尔旗、瓦房店市、龙口市,反映工业化水平的工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均达到50%以上。反映城镇化水平的城镇化率这一指标绝大部分超过50%,甚至达到70%以上,其中,排名前4位的有3名属于苏州市,预计该市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85%以上。反映信息化水平的宽带普及率也均具有较高水平。

  (三)与主体功能区划分基本一致

  我国工业百强县(市)的发展水平与国家及省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基本一致。90%的工业百强县(市)均属于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区域,排名前十位中有6个属于优先开发区域;而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相对靠后,多集中在70-100名之间,50%的限制开发区域县(市)排名在90-100之间。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旧常态正在被打破,工业新常态有待形成

  近年来,县域工业经济的旧常态正逐渐被打破,而质量效益型的工业发展新常态有待形成。从工业增速来看,全国多数县域工业经济增速面临较大幅度下滑局面;从工业行业结构来看,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甚至被淘汰,而创新型、高技术行业发展仍步履蹒跚;从工业增长动力来看,多数县域工业经济仍然依靠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尚未形成;从工业管理体制来看,抓审批、抓项目等政府主导型工业管理理念、体制仍占有较大席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有效的核准备案流程,健全的劣势企业退出机制等现代工业管理体制尚待形成。

  (二)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整体来看,县域工业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力和资金密集的冶金、石化、建材、机械和装备制造等传统领域,“两高一资、重型结构”问题突出;重点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业比例小;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层次低;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且趋同化严重,造成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还有待加强。“传统低端、高新不强、新兴势弱”导致县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受市场及要素约束,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市场需求普遍不旺,工业产品价格低迷,企业订单大幅滑落;劳动力供给不足使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趋势明显,成本压力持续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留人困难,用工缺口问题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解决,一些县市的银行抽贷行为更加剧了工业企业资金链紧张断裂风险。工业用地紧缺,大气污染治理、压缩过剩产能等政策倒逼也对县(市)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面临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县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普遍面临较大困难,一些曾经被称为“制造业”大省的企业甚至连续出现关停和倒闭现象。

  (四)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威胁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对工业百强县(市)的统计中,有近一半县(市)属于资源型地区,资源型产业在其县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普遍在50%以上。这些县(市)长期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得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然而,由于其一直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也即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发展工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县(市)的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以及资源耗竭等问题,不仅影响到县域经济总体实力的提升,而且严重威胁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措施建议

  (一)分类推进,加快形成新型县域工业体系

  一是发达工业县(市)应坚持高端、集约、开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二是欠发达工业县(市)应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以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为依托,主动寻找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吸引更多特色主体和特色要素集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特色资源在县域内部的价值增值,推动产业转型,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县域工业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强化市场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积极参与工业企业融资,加快推出符合不同类别企业融资需求的新型、个性化融资产品。二是合理规划县域工业用地,推进建设产城共同体,提升工业企业空间集聚水平。三是培育符合工业发展趋势和要求的人才。提高县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富余劳动力实现本地就业。四是协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与各地区工业发展,加快熟悉国际经贸规章、合理规避国际条约规则,加快扶持工业企业走出去,打造开放型县域工业经济。

  (三)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是进一步突出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普惠性政策,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带动示范效应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强化县域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县域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实现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网络制造以及柔性制造的方向变革;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网络化制造模式,实现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的企业集群。

  (四)牢守底线,积极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设立生态红线,把住“绿色门槛”。所有园区必须配套环保设施;新上项目必须符合产业调整要求。二是加强县域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逐步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和环境保护力度,引导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载体参与经济活动,打造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四是改革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强化执法检查,清理各种优惠政策。五是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强化工业行业监管职能,鼓励、引导企业加强环保方面的技术研发,推动环保技术尽快实现市场化应用。

  (五)点面结合,全面深化县域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进省管县改革,扩权强县,实现县域土地、金融、财政、社会事业等各项管理权限与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相互匹配。二是积极推进县域“多规合一”,创新县域治理体系。打造一个县(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解决现有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衔接不足等问题。三是完善县域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内部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四是强化县域工业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全方位提升县域统计监测能力,为各级政府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县域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决策部署提供客观依据。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