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的“青岛作为”

2015年06月08日 08:16   来源:和讯   

 

  6月12日,在韩国釜山设立的青岛工商中心将揭牌成立,这是在中韩正式签署自贸区协定后,继出台了进一步提升对韩国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行动计划之后,青岛在加强与韩国经贸关系中的又一力作。

  青岛频频出招深化提升与韩国合作水平,这是青岛在中韩建设自贸区机遇下自我角色的定位,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青岛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之后,对战略机遇的嗅觉与敏锐。而这一切的成效如何都来自青岛如何作为。

  青岛的渴望

  当今天青岛在中韩自贸区机遇下的角色定位时,我们有必要梳理下青岛与韩国经贸历史,这将更加清晰地看到青岛对中韩自贸区发展机遇的渴望。

  1989年,青岛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青岛乃至山东省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从此拉开了韩国在青投资的序幕。第一年,青岛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投资额为45万美元。

  从1989年到至今,韩资在青岛发展的20多年,不仅投资项目从最初的45万美元发展到5.44亿美元,投资领域也从最初的简单制造,到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1989年开始至今,韩资在青岛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中韩两国建交前是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的起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韩资主要是以中小企业投资为主,大多数是投资300万美元以下的服装、鞋帽、箱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贸易项目。随后,投资项目由单纯劳动密集型开始转向与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投资企业数成倍增长,韩国成为青岛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在经过亚洲金融危机及危机后调整复苏期后,进入21世纪,韩资在青发展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2001年后,青韩合作进入规模更大、层次更高、领域更宽的新阶段。韩国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大踏步进入青岛,GS精油、浦项制铁、高丽制钢等一大批在韩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知名企业纷纷在青岛投资项目,同时,韩国新韩银行、汉拿银行、中小企业银行、三星火灾保险、韩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相继落户青岛。

  如今,韩国是青岛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青岛是全国韩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城市。2014年青岛与韩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90.1亿美元,截至2014年12月,青岛吸收韩国投资152.5亿美元,青岛对韩国投资额为2.4亿美元。

  在青岛改革开放30多年的征程中,韩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岛与韩国的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也推动了青岛城市的发展。

  但在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青岛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人口红利的下降,已经难以适应最初以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资本产业转移。当青岛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时,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与要素。

  而中韩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无疑为青岛提供了这样的基础与动力。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更为关键的事,中韩自贸协定达成一致以及后续的中韩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将实现货物、人员、资本的自由来往,进一步提升双方贸易、投资机会,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这是我市进一步提升对韩经贸合作水平带来重要机遇。

  专业技术职务二级岗研究员郭先登说,青岛在对韩经贸关系中,拥有区位、经济、地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中韩自贸区的机遇是青岛未来发展绝好的历史性机遇。

  1+1>2的叠加效应

  无论是发布行动计划还是成立工商中心,都是青岛在进一步提升与韩国经贸关系中,推动青岛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青岛国际化城市的进程。

  根据行动计划,计划至2020年,进出口贸易在2015年100亿美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亿美元,吸收韩国投资累计在目前的152.5亿美元的基础上达到200亿美元,对韩国瓯子累计在目前2.4亿美元的基础上翻一番。

  数字是枯燥的,核心的内容在数字背后。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吴日龙告诉记者,今后青岛吸引韩资将在与韩国加强高端产业合作基础上推动转型升级。“青岛将紧盯韩国目前1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以汽车、信息电子、精细化工产业为重点。

  针对工商中心,吴日龙表示,在中韩自贸区的背景下,这个工商中心的成立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个中心不仅是个代表处,“ 更重要的是经济合作平台。”吴日龙说。

  在中韩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我市正以与釜山的地方经济合作为突破口,加强与韩国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其中,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双方刚刚签署了《经济通商和金融领域的合作备忘录》,将搭建有效的平台,推进资本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韩国釜山银行青岛分行行长赵昌济表示,未来釜山银行将促进中韩资本转移的自由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也为青岛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青岛将在健康医疗、旅游、创意影视、软件外包、职业教育等十大领域,扩大服务业对韩国的开放。青岛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处长高飞雪表示,文化创意、动漫等是韩国优势产业,青岛计划建立文化保税区,吸纳文化产业,带动青岛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提升。

  因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青岛与韩国的合作,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低端到高端、从单一领域到多领域去发展,推动青岛产业转型升级。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区内关税的免除和降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可直接购买到更丰富、更正宗、更便宜的各种海外产品。更为关键的是不仅有利于青岛优势企业“走出去”,并购韩国的销售网络及品牌、研发中心,特别是能够消除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如韩国对金融、交通运输等关键和公益领域的严格审批等,实现青岛投资和产业的合理分布及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也助推国内逐步放宽对外国投资的政策性限制,减少跨国公司的市场准入障碍,有助于吸引更大规模的外资进入,如韩国造船、制钢等领域。

  市委党校教授李光全认为,除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韩自贸协定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融合,也将产生1+1>2的叠加效应,让青岛有更大的作为。

  李光全也表示,抢抓机遇,深挖中韩自贸协定的“开放红利”,青岛充分利用优势,推动加快优势项目的招商引资,同时利用走出去,并争取更大的政策优势,打造更优质的经商环境。

  企业的作为

  自由贸易协定,其受益最终还要在企业中体现,记者从青岛海关获悉,按2014年企业实际进口数据测算,中韩自贸协定实施首年,山东省将至少有4000多家进出口企业享受税款优惠,其中青岛市约有1800多家企业受益。

  据青岛海关测算,中韩自贸协定实施首年,山东省4000多家进出口企业将直接享受税款优惠,其中出口企业约享受韩国税款优惠8.5亿元,机电产品、皮革制品及玻璃制品等主要出口商品都将受益;自韩国进口商品约减让税款1.9亿元,部分汽车零部件、化工产品、机床等主要进口商品都将获得关税优惠待遇。

  而另一方面,在青岛投资的韩国企业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通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在人造首饰、纺织服装、玩具、箱包、鞋类等多个行业,通过“韩国设计、韩国技术、青岛制造”走向世界。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中韩自贸区建设中将有效发挥“先手棋”,结合港口设施、对外贸易经验、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向山东半岛腹地辐射范围较大等因素,都有助于青岛在中韩自贸区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地,我国对韩出口将大幅攀升,同时韩国的优质消费品也将大量进入中国,这对企业而言,在机遇的背后,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转型的压力。

  如同中国刚刚入世的时候,众多行业大呼“狼来了”,但十多年后,我们发现正是外部的压力与冲击,推动了我们的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包括青岛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发展的实力与阶段。

  海信国际营销公司经理刘霞表示,自贸区的关税减让协定肯定对业务有很大帮助,但同时也有冲击,因为韩国的家电发展迅速,在中韩两个市场将面临的激烈的竞争,但这将有利于我们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

  针对企业在自贸协定中的作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建议,包括青岛企业在内众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企业,需要进一步了解认识自由贸易协定的各种政策安排,利用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安排带来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现在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看,企业利用还是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了解不透彻,在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地主动去了解这些政策,为我所用。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在手续、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让这些贸易协定的红利更好地落到实处,达到我们参与双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的目的,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张建平说。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黄伟朱君青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