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家谈创新:产业链深圳比硅谷有优势

2015年06月10日 14:41   来源:南方日报   

  1995年,樊建平曾“下海”到深圳成立过深圳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那时的他看来,深圳与东莞的区别并不明显。

  2006年,樊建平来到深圳筹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从此扎根深圳近10年,带领深圳先进院在科研与产业上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路,也见证了深圳的变化。

  樊建平明显地感觉到,过去几年中,深圳政府层面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增加,深圳先进院在国际一流大学招聘时的底气也更足了,深圳科研机构、大学的力量也今非昔比。与此同时,深圳的明星企业更多、企业实力更强,创客和创业者与其他城市相比也更加活跃。

  “再过20年,深圳甚至有可能超越硅谷。”樊建平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深圳与硅谷有相似之处,尽管目前深圳在高校等方面与硅谷相比还较薄弱,但深圳近年对年轻人、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强,而硅谷在产业链等方面存在空心化等问题,深圳的发展潜力可能比硅谷还大。

  1

  深圳不要照搬硅谷经验

  1992年前后,樊建平曾在硅谷工作过两年。在他看来,硅谷和深圳有一定相似之处,硅谷是IC(集成电路)起家,逐渐增加BT(生物科技);深圳的步子比硅谷大约晚了20年,但跟硅谷一样也是从IC起家,近年BT也发展得不错,抓住了一波又一波机遇。

  近年人们经常将深圳比作“中国硅谷”,对此樊建平持保留意见。

  “深圳的发展潜力说不定比硅谷还大。”他认为,深圳与硅谷的发展路径不同,有自己的特色,更应该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不是照搬硅谷经验,成为硅谷的中国版。

  “深圳30多年前只是个小渔村,2014年人均GDP却已经达到了2.4万美元。”樊建平认为,城市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深圳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可以聚集内地的大量人才以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各类人才,而在资金方面,20年后深圳能聚集的资本可能会超越硅谷,甚至是硅谷的两倍。

  以深圳先进院为例,该院自2006年开始筹建,如今已拥有超过2000人、平均年龄仅32岁的优秀团队,拥有海外经历者398人,外籍人员78人。

  樊建平近几年来在国际知名大学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感觉深圳和深圳先进院自身的“底气”越来越足。他分析说,深圳市政府近年对人才更加重视,增加投入,深圳的科研力量也大大增强,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都大大增加。

  樊建平认为,硅谷的产业链存在空心化的现象,这一点却成为深圳的优势,而且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的产业链也非常强大,100公里范围内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也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发资源和希望创业的人才,进一步增强深圳的优势。

  2

  源头创新是深圳短板

  在樊建平看来,深圳强的是产业链,深圳的企业家也足以与硅谷媲美,但弱的是源头创新。

  即使从国内范围来看,深圳的源头创新能力也难以进入前列。樊建平认为,深圳之所以在源头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取得目前的成绩,主要是市场化资源配置的能力比较强,企业家紧跟市场并能抓住机会,政府也相对开明,制定了符合城市发展的政策环境,而国内一些城市虽然科研力量比深圳强,但在对这些优势的利用上还有待提高。

  “和硅谷相比,深圳没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没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没有劳伦斯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家级大型研究所。”樊建平告诉记者,1931年建立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它不仅有粒子加速器等投入大、水平高的科学装置,在高能物理、生命科学等方面也非常强大,仅从人才来看,该实验室研究人员超过4000人,11位科学家得过诺贝尔奖,75位科学家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是深圳的科研结构难以比拟的。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主任陆健近期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深圳一是缺乏大科学家,二是缺乏大的科学工程,三是缺乏大的科技成果,四是缺乏大的科学装置,五是缺大院大所。

  樊建平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增强源头创新的力量,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也不见得能行,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他介绍,美国有上千家国家实验室,资金投入大,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经费是深圳先进院的若干倍。

  樊建平称,“四个90%”(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生产于企业)是深圳自主创新体系的特色,但企业很多时候在源头创新上投入不够多,政府仍应在源头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

  他提醒说,在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政府对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管理思路也应有所转变。正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可能涌现华为、腾讯等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发展也需要更多“鲶鱼”来搅动,用更先进的方式管理,给予它们更大的自由度,才能形成更多定位不同、特色不同的优秀大学和科研机构。

  01

  解码深圳创新

  深圳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比较强,市场化配置有一个好处就是公平和效益高,好的企业就容易能够出彩。

  深圳明星企业多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基数比较大,就像打乒乓球的人多了,中国得世界冠军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比如大疆创新、腾讯、华强、比亚迪等,从不被看好到被看好,这都代表着深圳力量的崛起。

  实际上很多城市,包括北京、广州,都有优于深圳的科技创新资源,但创新观念却不如深圳。

  02

  深圳VS硅谷

  深圳强的是产业链,而弱的是源头创新。和硅谷相比,深圳没有斯坦福大学,没有加州大学洛杉矶旧金山分校,也没有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家级大型研究所。

  两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大概相差有20多年,但是我的感觉深圳搞好了,发展潜力比硅谷要大。

  03

  源头创新补强

  在科研方面,政府改造就不如直接在深圳建设新型科研机构,这就包括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启研究院,华大基因等。这些新型科研机构应该鼓励他们,他们其实就是“鲶鱼”。

  深圳可以在经济上超过香港,但在科学教育上还是落后太多。香港社会很早就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但依然舍得在知识上投入,在这点深圳相比大概差距就要20年。

  04

  政府角色扮演

  政府要注意自己的角色,不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要让市场去完成它的事情。政府在科技领域实际上有其局限性,官员的精力、专业知识有限,对世界前沿科学的了解难免存短视,很多东西是发展了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其价值。

  因此,政府在配置科研投入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其行政色彩。坦白来说,从全国来看,深圳在市场化配置资源上已经做得非常先进,但还是不够。

  详见AⅡ02版〉〉

  ■深圳先进院简介

  2006年成立的深圳先进院是一所新型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共建。

  目前,深圳先进院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6个研究所、1所特色学院、4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1只天使基金(中科育成)和3只风投基金(中科明石、中科道富、中科昂森)、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

  深圳先进院的6个研究所分别为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联合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筹)。

  近年来,深圳先进院在全市范围内牵头成立机器人、低成本健康、北斗、海洋四大产业联盟,联盟企业累计200余家。其中,仅深圳机器人联盟的会员在2014年产值已达360亿元。

  截至2015年5月,深圳先进院育成企业总计逾200家,持股78家,持股企业的年营业额17亿元,资产规模逾80亿元,其中联影科技、中科强华等企业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导品牌。

  此外,深圳先进院还打破传统事业单位的“铁饭碗”,每年向外流动的各类人才超过500人,其中,深圳先进技术学院9年来培养的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研究生中,约60%留在深圳发展。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