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中央和自治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累计投入1.3亿元(人民币,下同)”,12日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在拉萨启幕,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说,西藏“非遗”得到整体性的保护,正焕发新的风采。
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10年来,西藏顺利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办法》和《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意见》,累计投入1.3亿元用于西藏“非遗”的保护项目。
尼玛次仁说,10年来,藏戏和“格萨尔”说唱等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89个项目、68名代表性传承人列入国家级名录,323个项目、350名代表性传承人列入自治区级名录,1000余项目列入市县级名录,整体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当日,记者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非遗”成果展示厅看到,这里汇集了传统唐卡、尼木藏香、藏纸、泥塑、陶器等具有代表性的27个国家级项目、20个自治区项目成果,9名国家级传承人和36名自治区级传承人,拿出各自的“看家绝活”,现场展示精湛的技艺,对此参观者赞不绝口。
西藏现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113处、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个,140余支民间藏戏队得到恢复发展,唐卡、藏医药、藏香等实现活态传承,社会与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
此外,西藏已编纂出版《中国藏戏史》等保护研究成果图书和音像制品,形成“全区藏戏大赛”、“精品唐卡系列展览”等宣传展示品牌,推出卓舞《雅砻春潮》、舞蹈《天湖之舞》等“非遗”精品节目。同时,启动传统八大藏戏舞台化工程。
此次“非遗”大展为期7天,期间在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承人、歌舞演出和出版物等“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学校师生送去文化盛宴。(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