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通州或拔头筹

2015年06月16日 11:01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丁蕾蕾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头炮,有望在北京市通州区打响。

  6月14日,中新社官方微信援引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的说法称,有关北京市党政机关将外迁的传闻,并非无中生有,有关单位正在对搬迁方案加以研究,加快推进。目前,他正在主持编写“通州区十三五规划(2016-2020)”,其中,北京市行政职能的迁移已在规划建议之中。

  不过,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对传闻则不置可否。他告诉早报记者,目前还没有听到关于搬迁消息的正式传达,“至少我自己没在官方渠道看到。”

  话虽如此,北京市通州区打造城市副中心却是启动已久。业界普遍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通州连接京津冀三地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助于其打响头炮。

  早报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已经敲定,最快有可能在6月中旬公开。

  副中心通州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是北京惟一一个与天津、河北都接壤的行政区。通州新城是距离北京中心城区最近的新城,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枢纽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向早报记者分析,若北京市政府当真迁移通州,可视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举措,通州将扮演一个副中心的角色,北京市行政中心的搬迁将会带动副中心的建设,带动北京市相关的政府和一部分人口的疏解,这是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围绕副中心的服务业、文化产业、创意性产业、部分金融产业,尤其是餐饮、商贸等生活必需的现代服务业也会被带动起来。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在北京市内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受益对象,显然包括通州在内的周边区县。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的批复》即提出,要在《通州新城规划》的指导下,构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水宜居新城。

  眼下,北京市行政职能是否会迁移通州,尚无定论,仍有待官方权威信息发布。

  潜在最大受益者石家庄?

  相比通州,学界更为常见的判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河北。

  在河北各地级市中,唐山、廊坊、保定、张家口、石家庄各有优势。一名北京学者的观点是,他更倾向于石家庄是最大受益者的说法。

  这一说法得到了北京市中科新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刘劲松的认同。刘劲松向早报记者分析,石家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指的是边际收益的增量较大。

  关于这一判断,刘劲松解释:

  ——河北省人均GDP最低的三个地区邢台、衡水和保定,均与石家庄相邻,因此石家庄的快速发展,对上述三市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在河北省内部,人均GDP长期处于第一的是唐山,人均收入目前排第一的是廊坊。河北绝大多数县市首位联系的大城市是北京,其次是天津,第三位还不一定都是石家庄。做大石家庄,可以使得河北的中南部加大与石家庄的联系,扩大石家庄的辐射能力。这也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的南北平衡。

  刘劲松认为,未来,应该尽量引导一部分过境交通流量的中转,由北京转到天津和石家庄,加大对石家庄综合枢纽建设的投入。

  不过,对北京来说,优先推动的铁路线则尚未指向石家庄。

  “京津冀未来要打造以城际铁路为主骨架的交通格局,实现‘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伯正近日介绍,北京至唐山的京唐城际铁路将在年内开工,而北京天津间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京滨城际也力争年内开工。

  而京石邯、石衡沧城际铁路则还在谋划中。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