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尿血的崔拥军悄悄办理了出院手续,放弃了治疗机会,陪在女儿的病床边。
8日,连续尿血多日的崔拥军终于住进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病房,对一个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病人来说,及时住进三甲医院的病房可是获得了救命的机会。可刚办理了住院手续,他却又忍着病痛悄悄退了,原来陪他看病的女儿也发病了,同样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已经顾不上我自己了,先救我女儿。”崔拥军说。
陪父亲看病 女儿半夜吐血块
44岁的崔拥军家住德州禹城辛店镇官庄村,他至今清晰地记得,2009年5月23日,也是在齐鲁医院,一个天大的噩耗降临在自己身上。当时,他突然浑身没劲,脸色苍白,到齐鲁医院就医,随即诊断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长期住院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坚持吃点中药,经过5年的药物治疗,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去年他主动停了药。
哪想到停药才一年,病魔又找来了。7月5日,崔拥军开始尿血,身体越来越虚弱,19岁的女儿崔洪便陪着爸爸来齐鲁医院看病。住院病房太紧张,崔拥军只能忍受着病痛,焦急地等待。谁能想到,7月6日,更大的不幸降临这个家庭,当天凌晨,崔洪突然吐血块,住进齐鲁医院的急诊病房,经过诊断,同样是再障复发。
7月8日,就在抢救女儿的同时,崔拥军终于等到了病房。对于连日尿血的他来说,本来应当感到欣慰,他却悄悄放弃了,“女儿吐血这么厉害,两天就花了两万多,家里实在没钱了,顾不上自己了,救女儿要紧。”
对于一个丈夫来说,妻子和母亲同时落水,到底该先救谁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纠结;而对于一个父亲来说,面对病重的自己和女儿,却不会有一秒钟的犹豫。
父女俩治病花上百万,妻子打工硬撑这个家
10日上午,在齐鲁医院的急诊病房里,崔洪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从7月6日发病以来,她已经三天多没吃东西,直到10日早上才喝了两三勺稀粥。崔洪的妈妈张洪芹说,再障引起了消化道出血,根本不敢吃东西,看着插在女儿身上的输氧管,她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女儿饿着,自己也吃不下饭。
为了女儿,崔拥军也只得忍痛坚强,他多么希望女儿的所有病痛都加在他的身上。看到女儿吐血块,13年前的梦魇重新浮现在脑海中,女儿第一次被诊断出患有再障,比他整整早了7年。2002年,崔洪才6岁,有一天突然吐血不止,在送往医院的救护车上就不行了,到医院后大夫也不敢收了,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就在大家都以为没救了,崔洪最后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为女儿治病。”在随后的一年半里,崔拥军几乎每个月都要把女儿送到医院输一次血,同时四处求医问药,从发病之后,一直到今天,女儿没有停过一天药。“哪怕我和她妈不吃不喝,也不能让闺女没钱吃药。”
从此,崔拥军不但要下地干活,一到农闲还去干建筑,挣钱为女儿看病买药。直到2009年,日夜操劳的他终于被病魔击倒,家庭的所有重担一下都落在了张洪芹这个弱女子身上。张洪芹说,丈夫病倒后,没法再干重活了,她便开始出来打工,现在火车站附近一家米线馆当服务员,一个月2000元工资。
然而,在父女俩昂贵的医药费面前,这2000元简直是杯水车薪。崔拥军说,他和闺女两人一天的药费就要近300元,加上各种住院和治疗费用,13年来闺女一共花掉七八十万元,而他自己也已经花了40多万元。
“要是没有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根本挺不到现在。”崔拥军说,10日记者采访时,崔洪的病房外还站着七八位同村的老乡和朋友,他们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看着这家人如此不幸,心里也疼得慌,这次他们凑了3000元,专程送了过来。
女儿明年就要考大学,“我一定要救她”
“这次爷俩都发病,崔拥军给我发短信,说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捐器官,只要能给女儿争取一点救命钱,他怎么着都愿意。”其中一位老乡冯志才说,听了这话,他心生同情,又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带着一帮乡亲们,你三百我两百的,凑了这些钱。此前,他也曾为崔拥军募捐过,最多的一次募集到17000多元,“但是毕竟大家也都是普通老百姓,过得也不宽裕,只能尽一份绵力,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拉他们一把。”
崔拥军说,同村的其他乡邻也曾经自发组织过两次捐款,一共捐了9000多元,这让他十分感激。有了他们的支持,再难自己也要挺住。
不过,崔拥军所讲的挺住,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女儿。“我不但放弃住院了,也放弃治疗了,全力救治女儿。”崔拥军说,早在2002年,他就咨询过骨髓配型和移植,当时至少需要30万元,他一听就吓坏了,根本做不起这个手术。可是,这么多年来女儿只能药物治疗,到现在算下来花钱也不少,这一次他要咬紧牙关,争取为女儿做手术。
他知道,这台手术至少要40万元,对这个已经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崔拥军不愿轻易言弃,因为他不想再看到女儿吐血,这比让他自己吐血难受千倍万倍。
“虽然承受着病痛,但是女儿很懂事,学习也很好,本来暑假过后就要高三了,可是因为20天前一次止不住的流鼻血,只能办了休学。”崔拥军忍住眼泪说,“我一定要救她,她还想考大学呢。”(齐鲁晚报 宋立山)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