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非首都功能紧盯四大领域 看北京如何“华丽变身”

2015年07月17日 14:40   来源:央广网    

  陈耀:这一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讲,京津冀地区有一个整体的目标,然后对当地也有不同的定位,北京市就是全国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创新中心这四个中心的定位。天津市主要定位为基地三区,作为一个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进行研发。天津有一个大港,所以它是北方国际航运的核心区,金融领域是叫金融创新运行示范区,还有一个改革开发先行。河北这个基地是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的重要基地,商贸物流河北处这样一个交通节点上,它在这方面有优势。

  第二个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作为一个试验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方面做个示范,在生态环境方面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的一个执行区。这么一个定位就是把三地这次的目标方向功能进行明确。

  包括制造业、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四个领域,作为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重点,这四个领域将如何疏解?北京市受到禁限的行业比例由32%提高到了55%,增加了23个百分点。城六区受到禁限的行业比例将从42%提升到79%。对高能耗、高水耗、有污染的项目,就地清理淘汰。到2017年要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什么样的制造业企业要舍,什么样的要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与和谐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山教授 :就北京而言,基本原则是它对于那些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端产业将会继续保持下来,这些产业的保留对北京本地的经济增长、GDP也是有贡献的。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是要提供很好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也需要具有资金来源,所以疏解不是所有的都疏解完了,那样北京公共服务的资金、财政支撑就没有依据。另外除了制造业以外,北京还包括大量中央企业的总部经济,我相信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会留下的。

  经济之声:北京动物园、大红门、西直河等市场商户正在向廊坊永清、保定白沟、沧州黄骅等地疏解,助力河北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疏解区域性批发市场对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什么作用?

  杨宏山:过去北京这方面的确有一些过多过大,因为北京是首都,实际上空间和资源有限。但是过去,这些批发市场不是完全为北京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是辐射到华北、东北地区甚至西北地区的这种区域性批发市场。当然,依托北京发展有它的优势,但是如果在北京规模发展,对其他发展具有挤压作用。这一轮明确要向河北更广泛的区域里疏散四个方面,形成区域性的批发市场。

  经济之声:另外就是北京医疗,北京市88家三级医院中有67家集中在城六区,89所在京高校中有64所整体或部分集聚在城六区。把过于集聚的优质医疗教育服务功能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对惠及当地更多的人民群众有什么好处?

  杨宏山:这个好处是以医疗为例,我们知道,北京的很多医院,尤其大医院,实际上它主要的患者实际上就是河北地区的人,那么河北的老百姓在北京占了相当大比重。如果说把市级相当一部分的优秀医疗资源向周边地区适当进行疏解,实际上既能缓解主城区的人口资源压力,同时也能够让北京周边更大范围内的老百姓就近获得更好的医疗。当然我相信在这方面主要的疏散力量应该还是北京市级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因为我们知道北京一方面要疏散,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功能定位叫四个服务,就是服务中央党政军、教育科技、国家交往,不是说把所有的资源都疏散到周边去了。北京主城区的公共服务资源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在这方面优先北京市属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经济之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北京市还推动部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疏解,行政功能疏解对带动其他功能疏解具有怎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杨宏山:行政功能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任何一个地方,周边地区要发展,首先要提升行政公共服务功能,我们看到北京为了促进疏解和扩散,选择以通州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它的这样一个建设,包括通州地区以及外围河北广大地区的发展显然都会受益。

  经济之声:我们说迁产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迁人相对复杂一些,您觉得难点在哪里呢?疏解的过程?

  杨宏山:迁人的难点在于,人们之所以在城市生活,因为城市要生活更美好,城市什么更美好,主要是公共服务。所以说要想让人主动走,就需要把周边的公共服务打造好。要想四处开花很难,我们看到这次北京战略调整的重大变化的就是以通州作为副中心,集中精力把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让大量的公共服务在这里集聚,这样的话,它对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就会自然起到一种拉动的作用。

  经济之声:也就是说核心还是在公共服务上,公共服务一般都涵盖哪些重点?

  杨宏山:首先,包括政府等办公办事的地方很多东西要依托公共服务;第二,教育资源;第三,医疗资源;第四,像行政服务中心预知相对应的其他的,所以我们看到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为了推动新城的发展,首先第一步就是政府规划,把大量的公共服务资源外迁,包括市委市政府的行政大楼迁到新区,包括最好的中学,小学,包括当地的医疗服务等等资源,我们看到北京今天这样一个发展的模式和全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

  经济之声:像中小学迁移的时候,中小学原来的老师是不是也需要原封不动地迁走?

  杨宏山:两种方式,一种是您刚刚讲的,一部分的中小学在市中心,它随着人口的疏散会迁过去;第二个方面我认为更多的是建设分校,你比如说在通州这个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已经确定了,与通州校区相对应建设的,包括人大附中的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要在这个地方建立新的通州校区,这个实际上不是迁移,而是建立一个新的分校,同时共享两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对于加快通州公共服务的集聚、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显然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