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播报
7月20日下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扩大)举行。杨雄市长作关于市人民政府201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就人大代表和市民关心的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具体介绍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五方面重点工作考虑及进展情况。
以下为报告内容摘编。
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
国家决定新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并把上海自贸试验区范围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这对我们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考验。
上半年,我们根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研究制定了今年的工作安排。总的考虑是,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着力点,在制度创新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在改革效应上再向上提升一步,努力保持先发优势。特别是要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浦东新区探索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一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
自贸试验区建设今年的工作安排,包括六个方面37项改革任务。
一是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是调整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扩区后的工作需要。自贸试验区新的管理体制已于今年4月27日开始正式运行。
二是投资管理方面。重点是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拓展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功能,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开放,进一步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在新扩区域全面推行。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对内资企业已从企业设立环节延伸到变更环节,对外资企业已从“五证联办”拓展到“七证联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行了集中登记和一址多照登记方式。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扩大开放,正在抓紧逐项落实。
三是贸易监管方面。重点是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运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在一批企业开展了试点。同时,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推出32项贸易便利化新举措,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四是金融改革方面。重点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上半年,我们拟订了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制度创新方案。同时,拓展了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五是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主要是完善和落实自贸试验区六项基础性制度和一些专业监管制度。上半年,着重完善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六是法制和政策保障方面。重点是根据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完善相关法规规章,探索人才、税制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改革效应进一步显现,保持了加快发展的势头。下一步,我们将抓紧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继续在全市加快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同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研究储备一批新的制度创新举措。
关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
今年5月,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这也是我们贯彻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0条意见的具体举措。
对科创中心建设,下半年非常重要。工作重点是抓细化、抓落实,确保22条意见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抓紧制定22条意见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我们计划制定9个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
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前不久已经出台,提出了3个方面20条举措。主要是坚持开放、改革、市场的理念,建立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着力解决集聚人才制度不畅、人才管理机制不活、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
金融支持创新、发展众创空间两个配套政策已基本成熟,即将出台。金融支持创新,提出8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主要是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建立天使投资集聚活跃、科技金融支撑有力、企业投入动力得到激发的创新投融资体系,着力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发展众创空间,提出7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主要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用市场化、社会化的办法,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众创空间建设。
其他6个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主要是把22条意见中的相应举措细化具体化,努力解决科创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不足、政府科技投入效率不高、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不足等突出问题。
二是积极向国家争取创新试点。目前,我们已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国家30条意见提出,在有条件的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授权开展知识产权、人才流动、金融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试验。上海有条件、有必要力争成为试验城市。根据重点课题调研成果,我们拟订了试验方案。
另一个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我们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目的就是要集聚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人才,着力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
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解决养老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去年,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加强养老服务的方案,总的思路是建设服务供给、需求评估、服务保障、政策支撑、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推进情况如下:
服务供给方面
,当前主要矛盾是养老服务供不应求。去年,我们编制了市级养老设施布局规划,今年上半年,根据市级规划,区县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的编制已基本完成。同时,上半年我们加大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是推进养老床位建设,截至6月底立项和开工的项目有1.2万张床位。二是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建设。三是积极探索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需求评估方面
,要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的问题。上半年,我们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开了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目前各区县正在抓紧推进评估体系建设。
服务保障方面
,主要是加大医疗、护理、社保等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上半年,重点是推进医养结合。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医养结合的推进思路和具体办法。总的考虑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强化对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以及居家老人的医疗服务支撑。同时,我们正在研究编制养老护理队伍建设规划。
政策支撑方面
,上半年主要是落实国家出台的养老服务支持政策,开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调研。
行业监管方面
,上半年主要是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管理。
关于住宅小区综合治理
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事关市民切身利益,受到各方关注。去年底,我们制定了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意见。根据意见,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制定出台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总的目标是到2017年,推进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格局,基本解决住宅小区中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一方面,加快完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
。一是明确和落实政府部门的职责。重点是制定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的责任清单,进一步推动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入住宅小区。上半年,我们着重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城管综合执法进小区。
二是发挥市场作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重点是完善“三个机制”。第一个机制是物业服务市场化定价机制。按照“按质论价、质价相符”的原则,由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协商确定物业服务价格。第二个机制是物业服务市场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物业服务内容、标准和价格等信息,供业委会参考,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个机制是物业服务招投标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物业企业提高服务水平,优胜劣汰。
三是提高居民自治能力。重点是强化居委会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组建和运作的服务指导。
四是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重点是建立业主(使用人)居住的信用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切实解决住宅小区中的民生突出问题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着力解决11个民生突出问题。
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明确住宅表前供电设施运行维护由电力公司负责。到2017年完成全市老旧小区约300万户表前供电设施改造,今年计划改造90万户。
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将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管养的责任逐步移交给供水企业,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今后三年,计划每年改造2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
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和改造更新。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完成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老旧电梯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小区“停车难”问题。采取小区内部和小区外部相结合的办法,多措并举缓解矛盾。小区内部要挖掘潜力,小区外部要共享资源。
对其他7个民生突出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正在抓紧推进落实。
我们在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同时,持续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不断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关于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近些年,全市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一些区域的成片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这些区域进行成片整治、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上半年,我们制定了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总的目标是整治一片,见效一片,每年有看得见的成效,力争用三年时间使确定的重点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基本思路是聚焦环境治理,探索新途径,建立新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连片整治,整体转型。二是突出重点,滚动实施。三是整合资源,联惩联治。四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主要举措是打出铁腕执法和政策激励的组合拳。
第一,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打击五类违法行为。一是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最严格的处罚。按照新《环境保护法》,从严查处偷排漏排、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二是依法拆除违法建筑。结合全市面上进行的拆违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坚决纠正违法用地行为。重点查处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占用土地等违法行为。四是严格杜绝重大安全隐患。重点查处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五是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无照或超范围经营、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此外,在执法中将加强行刑衔接,还要把违法违规主体的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第二,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强引导激励。不出新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主要是四方面的政策叠加:一是土地支持政策。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三是生态补偿政策。四是农林发展补贴政策。
本文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