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带一路” 华人闯南洋的前世今生

2015年07月21日 0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七月中旬的曼谷街头,骄阳似火。今年62岁的陈有利在位于曼谷唐人街的铺面内忙碌着。七月是泰国旅游的旺季,在曼谷唐人街更是游客如织。

  作为第二代华裔,陈有利还会用中文书写自己的名字,但他不懂中文,身上的华人标签已越来越模糊。记者和他沟通,必须依靠泰文翻译。作为小商人,他也很关注泰国和中国的合作。“我听说了‘一带一路’建设,它应该会使我的生意更加红火。”

  “我祖籍广东汕头,父亲是清末民初来到泰国的。”陈有利说道。

  与陈有利相比,泰国商人黄梅的祖辈移居泰国的时间更早一些。今年56岁的黄梅是泰国曼谷海星皮革有限公司经理,她更看好“一带一路”建设给泰国商人带来的商机。她的企业虽小,但一直在努力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为此,她已10度参展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还将继续参展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黄梅是第三代华人,祖父是在19世纪中叶来到泰国的。“我母亲还有个哥哥在南宁生活,他曾当过警察,希望您能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帮我找到舅父,我母亲很想他。”黄梅说。

  祖籍广东汕头的黄梅,只知道舅父姓郑,不知道舅父的名字和工作单位,黄梅也曾委托一名到展会上购物的南宁警察帮助寻找舅父,可至今仍渺无音信。

  “以前华人闯南洋多为生活所迫。”中国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张雷说,晚清华人南下大迁徙书写了一部辛酸的移民血泪史。每个华裔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颠沛流离的悲凉故事。但广大华人华侨百折不挠、顽强奋斗,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了大企业家,“这些人是今天我们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泰国安美德基金会主席邱威功就是一名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著名华裔商人。10年前他与中国华立集团联手创建了罗勇工业园。目前有60多家企业进驻该园。邱威功曾连续两年被《福布斯》杂志评入泰国富豪榜前40名。

  邱威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国家华人企业所占比重很大,“一带一路”建设要好好利用华人的关系,毕竟同祖同宗,容易沟通。

  在张雷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将引发新一轮中国人闯南洋浪潮。“如今华人闯南洋和以前可不一样,以前是谋生,现在是企业的主动布局。”张雷建议,中国企业要跑团出海,“要整个产业链一起出来,国家还应给一定的金融支持。”

  事实确如张雷所言,据三一重工(泰国)有限公司营销经理胡磊透露,三一重工正扩大在东盟特别是在泰国的布局。“中泰铁路项目建设将给我们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机遇,仅仅泰国曼谷的一个火车站建设,就为我们三一重工带来了8000万美元的订单。”胡磊说道。

  胡磊家住湖北天门,今年26岁,毕业于重庆大学国际贸易英语专业。至今他已在泰国打拼4年。胡磊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年轻人提供了圆梦的机会,他已习惯了泰国的生活,并有意长期在泰国打拼。

  “与闯南洋的祖父辈相比,现在闯南洋的年轻人都是社会精英,他们有些是在国内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有些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知识,有国际视野。”泰国开泰银行中国部主任黄斌表示,如今华人闯南洋,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南洋已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跳板。

  家在上海的黄斌,1992年来到泰国,如今他已在泰国娶妻生子。妻子是泰国人。黄斌已是开泰银行的高管。(完)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