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加快推进自贸区创建

2015年07月31日 00:00   来源: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的东北振兴,急需以实干、创新,答好“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这张发展“试卷”。

  加紧破题,沈阳市抓住东北区域海关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机遇,正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气魄推进沈阳综合保税区大发展、快发展,抓紧研究和推进自贸区创建工作,通过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实现振兴发展的新突破。

  夯实辽中区块

  新一轮东北振兴,更加有赖于开放广度深度的拓展和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

  作为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塞和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门户,沈阳再次迎来发展机遇:立足沈阳综合保税区的基础和优势,抓紧研究创建自贸区的探索实践,已成沈阳提升振兴发展质速的当务之急。

  这样的认识正在行动中加紧推进、稳步落实。

  2014年,沈阳市确定将沈阳综合保税区 (简称综保区)A区作为重要的产业配套功能区,纳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

  今年的沈阳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巩固夯实辽中区块,把综保区的发展目标定位到建设自贸区上,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气魄推进沈阳综合保税区的大发展、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开放窗口、技术高地、经济龙头的作用,建成富有沈阳特色的自贸区。

  7月27日举行的中共沈阳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沈阳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意见讨论通过。

  这意味着,沈阳创新改革、抓紧研究和推进自贸区创建工作的发展思路得到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得以进一步夯实。

  支撑沈阳自贸区

  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一样,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

  目前,我国的自贸区建设已在两个直辖市即上海、天津,两个早期的经济特区实验省份即广东、福建,拉开战略布局,覆盖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区及正逐步形成的京津翼一体区三大经济区域。

  在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国际形势新变化的大背景下,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的当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更主动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已成东北振兴的必需之策。

  由此,拥有目前国内最高开放层次、最多优惠政策、最全服务功能、最简化手续的沈阳综保区,再次站上了区域开放的前沿。

  记者了解到,继2012年10月封关运营之后,去年10月,沈阳市将位于沈阳近海经济区内的沈阳综保区A区正式划归辽中县开发建设。目前,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的A区已启动面积为1.168平方公里,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国际贸易三大综保区功能已全部实现。

  建设大枢纽大平台

  抢抓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国家能源资源政策调整等政策机遇,利用综保区特有的口岸功能,把虚拟口岸做实,把A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 “东北新港、渤海新岸”,支撑沈阳自贸区创建——这样的定位,基于辽中创新发展的实践实际,和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的所需急需。

  辽中县县长兼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主任、沈阳综合保税区辽中管委会主任张江徽介绍,目前沈阳市外贸进出口企业共有1960家,其中从综保区报关走货的不到5%,而事实上,A区内水、电、路、气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园区内保税仓库达到5万平方米,可满足重装设备、恒温、低温、超低温等各类生产生活货品仓储需求及各类项目入驻的需求。

  后发亦是优势,A区的跃升发展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

  坚持大规划大空间、大开放大招商、大集群大产业、大物流大枢纽、大展贸大平台的发展思路,立足沈西工业走廊,配套中德装备园,促进辽沈地区优势产能走出去、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辐射带动东北内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综保区A区的光荣使命。□本报记者/金晓玲

  沈阳综合保税区A区办公楼全景 本版图片由张同波摄

  海关关员现场查验特变电工超大超宽货物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