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臭氧污染伴随晴热天气盘踞沪上。截至6日,上海已连续12天遭遇臭氧污染。
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从7月25日至8月5日,上海已经连续12天出现污染天,其中7天中度污染,5天轻度污染,臭氧无一例外是“罪魁祸首”。
为何臭氧总“携手”高温天“来访”?“挥发性有机物(VOC)、氮氧化物、强光照是臭氧的生成三要素,”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修光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来自工业排放、甚至餐饮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来自机动车、电厂、船舶等的氮氧化物,在强光照射下发生二次光化学反应,就会导致臭氧污染。
相比灰蒙蒙的雾霾、刺鼻的浓烟和黑臭的水污染;臭氧污染因其无色无味而容易被人忽视,成为躲在蓝天白云之后的“隐形杀手”。
当日中午,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艳阳之下更显雄伟壮观;一弯黄浦江“环抱”着陆家嘴,摩天楼群映着万里晴空勾勒出一幅经典的“海派风景画”,引得外滩游客纷纷按下快门。
虽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已发布臭氧污染预报,中新社记者在此随机采访时发现,相比令人谈之色变的雾霾,鲜有受访者了解臭氧污染的危害。
“较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眼睛红肿、咳嗽等呼吸道系统疾病。戴墨镜、口罩都不能有效防护,”修光利表示,每天下午两三点为臭氧浓度最高时,敏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行。
但修光利同时表示,与PM2.5(可吸入颗粒物)不同,臭氧污染通常比较短暂,随着光照减弱臭氧浓度会迅速下降。因此臭氧污染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臭氧污染该如何治理?采访中,修光利反复强调臭氧污染需要“综合型解决方案”。“臭氧污染与PM2.5污染是耦合的,我们也称之为复合型污染,”他介绍,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在臭氧和PM2.5同时增高时,其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增强。“控制臭氧污染并不是单一降低氮氧化物或VOC,一定要综合的解决方案。”他说。
“臭氧污染的生成和累积受污染物浓度水平、光强和扩散条件多种因素所限制。”修光利最后表示,随着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带来的降温和降雨,沪上持续近两周的臭氧污染应该会得到缓解。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