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报告:2020年互联网将为约35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2015年08月14日 08: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12日发布最新报告《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报告预计到2020年互联网有望直接为约35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

  报告撰稿人之一、BCG资深合伙人范史华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弱化了土地和资本对劳动力的限制,劳动力的潜能得到释放。随着互联网和各个行业的交融,行业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就业影响呈现出更多的共性。”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经济规模在2011-2014年间维持了5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4年已经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4%。根据BCG测算,2014年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直接创造了约170万个就业机会。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业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0年有望直接为约35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

  同时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其生态圈内其它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淘宝为例,淘宝平台已经创造了860万个就业机会,在未来一年还将再增加313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此外,从网店经营到物流配送,乃至为平台运营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淘宝平台衍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这当中有根据淘宝网店发展需求不断细分的新行业,也有从淘宝平台的发展中获得新发展机遇的传统行业(如快递行业)。

  互联网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使得跨越企业边界的协作成为可能。对从业者来说,发挥自我能力、与市场连接和实现自我价值不需要再完全依附于企业。而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推动这种趋势的发展,自由工作者群体规模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而非择业作为他们的首选就业方式。以淘宝为例,截至2014年6月,共有840万人选择了通过淘宝平台创业并维持活跃状态。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顺应这个发展趋势,各个行业对互联网人才(即具备互联网经验和互联网精神的人才)的需求日渐升温,形成了互联网人才的跨界流动。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