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雷丰通讯员涂其春实习生康怡
时至八月,秋意渐浓。市场经济下行的压力令潜江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举步维艰。
工业园区化是经国外经验证明的先进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化工园区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环保安全问题。尤其在某些观念的误导之下,在不少民众眼中,化工园区甚至成了污染源聚集之地。
生态,潜江发展之本;生态产业,潜江发展之要。于是,关乎新一轮工业转型发展的三个热点问题直指开发区:开发区工业发展怎么样?开发区工业调什么?怎么调?
【热点一】园区怎么样?
回首过去,收获精彩辉煌;展望未来,道路艰辛曲折。
“前期缺乏引导和规划控管,‘任性’发展留下的累累伤痕,让开发区人挥之不去。”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彭绍军介绍——
70年代,在工业经济发展“五四计划”期间,各地竞相上马围绕农业“五小”(小煤矿、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机械)工业。江汉油田的化工人才、技术,为我市化工的脱颖而出起到了“壮腰”的作用,化工产业在开发区得以迅速发展。
90年代“国退民进”,民营机制的革新与资金的注入让我市化工潜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2000年,随着企业的改制,我市化工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2011年,开发区化工产业加快发展,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9亿元,实现入库工商税收1.28亿元……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11年一场环保风暴,让化工产业环保先天不足的劣势暴露无遗:当年10月,因金华润化肥公司“4030”项目试生产期间非正常工况对周边居民造成较大影响,省环保厅对我市实施全市域区域限批,并挂牌督办6家企业;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1家企业。
困境前,开发区启动“百日会战”环保整治行动,还“历史欠账”:上马一批污水处理厂,完善一批生产工艺,改善一批生产设备。“原来被认为无计可施的安全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提高了全区上下的环保意识。”彭绍军说,开发区靠循环发展节能减排,靠延伸产业链提高质量,靠产业集群创新向高端发展,颠覆了人们对化工园区的传统印象。
【热点二】工业调什么?
传统产业比重大,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产品投入产出率低,产业结构偏重,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尤其是近三年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重化工行业雪上加霜,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开发区再次走到生死悠关的时刻。
面对这种形势,开发区有压力,更有信心:“只要我们在产业定位上从‘两高一低’向‘两低一高’转型,即从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转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推动产业由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在发展规划上,坚持先规划后发展,走集约化建设之路,也会建成一个像壳牌、拜耳、巴斯夫、赫希斯特等国际一流化工企业云集地莱茵河畔一样美丽的化工长廓。”
这是对开发区转型的深思,也是开发区领导班子在历史转折关头的担当。
永安药业,一家以生产牛磺酸为主的化工企业,落户不到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2010年成功上市。其生产硫磺酸所需5种原料中4种由开发区内的企业以管道方式供给,均为废料再利用,且采购成本低廉,产品成本比同类企业低30%,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仙桥化学,以“氯”为媒,聚集了一批“小狼”企业扎堆周围。其中,可赛化工三年3大步,产品质量直逼国际顶尖品质;新硅科技的四氯化硅、四氯化锗项目,产品科技高,市场前景广阔;径河化工、相和化学、业和化学、诚实化工、海滨化工发展迅猛……这批企业强劲发展的源支撑,就是“管廊经济”。
“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共享资源,共同使用基础设施,正在形成高科技、高产出、低污染、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园区企业产业关联度达到85%。”彭绍军介绍,循环化改造,使曾经风声鹤唳的化工园区成为“风水宝地”,引得晋煤集团、兵器集团、江苏农用激素研究所、俄罗斯最大的农药企业八月公司等化工界领军企业落户,使开发区的底气倍儿足——
2012年,跻身全省52个化工产业集群;2013年,获“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14年,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责任编辑:魏敏)